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法及评议

老行者之家-新法及评议-中国民法典:用什么来穿透历史?——王利明教授讲座随感

中国民法典:用什么来穿透历史?——王利明教授讲座随感

作者:李楠 阅读6882次 更新时间:2005-09-25


一如预料的那样,模拟法庭里空气的密度比外面大了很多,但这种趋势还在增加。在北大待了五年,早已对讲座没了激情,终究我还是来了,倒并不为能在讲座中获得什么知识,如果单为此的话,静静去读王教授的书,也许更有收获。但凡看过有关民法书籍的人,大都对王利明的名字不陌生,在北大的讲座越来越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的今天,我来到这里,只是想切身感受一下王教授身上的“气”,话虽有点玄,但这种感受是读书无法替代的,学问到一定程度,相差的就是身上的“气”了。

虽看过王教授的照片,但当他一进来,还是给了我不小的冲击,憨憨厚厚的,像俺们家隔壁的大叔。先生的开场很自然也很简单,一如他给我最初的印象,以至于我现在已经忘记先生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了。

先生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制定民法典?”伴随着王教授“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我在琢磨,若干年后的若干年后,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早已如烟的逝去,现在看来必然的“因为……所以”也早已会被人们忘记,一如刻在石板的法典,那些法律先驱在昏暗的光线下,无论是为自由还是为权力,在充斥着各种味道的斗室里激烈辩论、争论的情形,也许只有在我这样爱发呆的人头脑会一闪而过。

一个人,被我们至今怀念,大约是因为人品好;一首诗歌,被我们吟诵至今,大约是因为诗品高。流传至今的法典呢?她用什么来穿透历史?是蕴涵其中的精神么?如果是的话,这种穿透历史的精神如何与若干年前的解决当时问题的现实性相平衡?

在王教授谈当下我国“法典化”与“非法典化”争论的时候,我觉得这并不是首先需要争论的争论,纵然,无论是“法典化”还是“非法典化”,他们都不是不要制度、体系,只不过是这种制度和体系如何表达的问题。谈到制度、体系,我想到的是这种制度、体系如何才能流传的更久,个人的“体系化思维方式”建立不难,难的是如何才能让我们这个民族建立起一种“体系化的思维方式”,这种制度、体系的传承不能不说是一种对我们民族法治观念无声的滋润。

制度的建立需要人的介入,传承的问题也就自然涉及到人的因素。这种传承说起来很空,其实是和每个制定者联系起来的,与他们的心态、精神和气质都息息相关。我总以为,制定者即要有关注当下的姿态,更要有超然当下的心态。如果法典完全沦为一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法典,那么她与条理、规则还有什么区别?正如王先生所说,民法典不是一些具体法律的堆砌,而是要有自己的体系。民法典更要有自己的品格和境界,品格和境界不高,怎能具有超然于历史的气魄。每当听到教授们在课堂上谈起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的时候,我很好奇,好奇于那些制定者的心态与境界,是什么让他们制定出了穿透历史的法典,超度他们当下和现在的臣民到一个他们设计出的极乐世界去。

尹田教授在评点王先生讲座的时候,谈到了自己对人格权类型化的担忧。担忧这种类型化的后果会使得一些人格权得不到民法上的保护。这种担忧在我看来具有一种即关注当下又超然于当下的气质。尹先生不赞成人格权的类型化并不是否定对人格权的保护,而是担心这种保护实际上会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法律人思考问题应该是成体系化的,理性的。当下虽然出现了一些,并且数量还不算少的关于人格权纠纷的诉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制度设计的时候,更应该多些理性和思考,朴素的感情使我们走了太多的弯路,一腔的爱心也使我们做了许多初与初衷相违的事情。

“中国人为什么活的这么累?”这是在听王先生讲座时从被别人踩在脚下的一页报纸上读到的一个标题。王先生在谈到民法典制定的时候,谈到了日本友人对他说的一句话:法国民法典为19世纪做出了贡献;德国民法典为20世纪总出了贡献;21世纪,就看中国人的民法典了……王先生也谈到了我们制定民法典不能照办照抄,制度的生长和一国的历史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的民法典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为世界贡献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日本友人总结的对错自有历史的证明,但学者却总是爱总结的,无论是日本的,还是我国的,似乎总结问题就能发现规律、发现真理,证明出很多“必然”,但总结终归是事后的,以至于在总结的时候会把很多看似相关其实不相关的因素也“总结”进来。一个能从历史的“必然”中看出“偶然”的学者,才可谓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或许是听者有意?我担忧的是我们的民法典制定着肩负的使命太多了。法国人在制定民法典的时候,想的是要为19世纪总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德国人在指定民法典的时候,想的是为世界贡献德国人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无从考究,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穿透历史的文字和蕴涵其中的精神,无言向我们诉说她的力量。

若干年后的许多年后,谁还会记得我们今天这些如烟的往事,人们会记得或不记得今天我们这些法典制定者的名字,这又有什么令人沮丧的呢?那时的人们被我们今天的法典滋养着,人们不再像我们今天这样把目光集中在法律上,躺在草地上闻闻青草的气息,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或许某个爱发呆的人头脑中会闪过今天我们争论的情形,她的嘴角兴许会轻轻一撇,毕竟,民法的精神已渗入她的细胞,当下我们的讨论,已成为了她的知识考古学,这,是令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