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艺术人生

老行者之家-艺术人生-怀念罗大佑

怀念罗大佑

作者:骆伟阳 阅读3561次 更新时间:2001-08-11

1984年,我小学三年级。  我时常听到上中学的姐姐哼着一首歌"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姐姐告诉我,唱这首歌的是个叫张艾嘉的台湾女艺人。当时觉得挺好听,自己也就会唱了。1990年,大陆引进了罗大佑的合集《恋曲1990》,这张专辑其实就是罗大佑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只不过大陆引进时把其中的《将进酒》和《错误》换成了《恋曲1990》和《爱的箴言》。这张专辑里就收有《光阴的故事》,许多人是从这张引进专辑才开始注意罗大佑的。人们发现,原来朱明瑛当年大唱特唱的《童年》也是这个罗大佑写的。还有苏芮著名的《是否》,邓丽君的《爱的箴言》、大小百合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陈淑桦的《无言的表示》,以及著名的《明天会更好》等等都出自罗大佑。罗大佑无可争议地被尊为台湾流行乐坛的教父。然而最重要的,罗大佑是第一个汉语流行乐坛的摇滚大师。1985年,未发迹前的崔健甚至还翻唱过他的《是否》。
在前罗大佑时代,台湾流行音乐的主流型态是校园民歌,这个时代诞生了叶佳修这样的大师。然而工业社会无情地摧毁了校园民歌的田园情调。罗大佑后来唱道:"风花雪月之,哗啦啦啦乎;所谓民歌者,是否如此也!"(《之乎者也》)罗大佑自觉地与民歌时代告别,独自一人扛起摇滚乐大旗。1982年,出版第一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从此确立了其在台湾流行乐坛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专辑《之乎者也》被公认为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巅峰之作,迄今无人能及,依我看也不大可能被超越。耐人寻味的是,在台湾、大陆甚至西方,摇滚乐的巅峰之作都出现在摇滚乐发展的早期,在大陆是崔健:在西方则是鲍勃·迪伦(Bob Dylan)和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
罗大佑左手抒情,右手批判。充满了人文关怀。1983年出版了第二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里面的《亚细亚的孤儿》完全是对台湾的历史境遇的深切反思,"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港台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歌。《未来的主人翁》则是对工业文明的控诉,"……突然想起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一要被你们(的)发明变成电脑儿童。"罗大佑这两张专辑造成台湾史无前例的自省风潮,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同时期的骚人墨客和政治人物。《未来的主人翁》专辑中另一首充满批判性的经典之作是《现象七十二变》,其中的经典名句是"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1984年,罗大佑在万众期待下出版了第三张专辑《家》,人们发现,罗大佑出现了向人性回归的迹象。主题歌《家》充满了温暖,著名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也收于这张专辑。多年之后,周华健翻唱了《家》,而张学友翻唱了《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韵味大丢,离原唱差太远。任何时候翻唱罗大佑原唱的歌曲都是十分愚蠢的,因为没有人能象罗大佑那样做为一个智者歌唱。1984年的12月31日,罗大佑于台北中华体育馆举行名为"最后一个与你相互取暖的夜晚"的告别演唱会,暂别歌坛,远赴纽约。1985年发表了著名的群星合唱歌曲《明天会更好》,正是在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人们第一次听到了年轻的齐秦无与伦比的高音唱腔,预示着齐秦时代的到来(关于齐秦,将另文评述)。
1986年,罗大佑发表了后来被别人翻唱的《东方之珠》。1988年,阔别4年后的罗大佑出版了全新专辑《爱人同志》,里面收录了《恋曲1990》。这张专辑中真正体现罗大佑批判锋芒的作品已不多见,但抒情性的作品却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代表作是《你的样子》。
对步入90年代以后的罗大佑我无话可说,因为他已经不再创作早期那样充满人文味道的作品,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仍能保持着制作优美旋律的强大能力。其间值得一提的是一张主要由闽南语歌曲组成的专辑《原乡》,主题歌《火车》比它的粤语版《飞车》出色地多。另一首《大家免着惊》也比它的粤语版《皇后大道东》出色,但最好的作品是《原乡2》,它再一次记叙了台湾的历史以及对台湾现状的考察。限于闽南语使用范围不如粤语,很少有人知道《原乡》的价值。
《恋曲2000》不值一评。
上面说过了罗大佑批判的右手,现在说说他抒情的左手。
罗大佑对优美旋律的捕捉能力是罕见的。从他早期民谣风格的作品一直到后来"纯流行"的作品都能体现出来。然而我还是更喜爱他民谣时代的歌曲。他对青春、爱情、成长的写真冷静而节制。最高明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疏离中描摩,很吻合现代生活"无情可抒"的本质。罗大佑的节制还表现在音乐上干净俐落,节奏简单明了,配器朴实无华。代表作《恋曲1980》用干净的口琴和民谣吉他将原本很平实的歌词变地很新鲜。《恋曲1980》写于罗大佑与初恋情人分手之后,换了别人,一定充斥着"我要死啦!"之类的弱智告白,然而罗大佑唱的却是:"姑娘,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在另一首经典之作《蒲公英》中,民谣吉他与长笛相得益彰。起首一个D6和弦便不同凡响。配器越简单越能体现出作曲者是不是在和弦的选择上下过功夫。
最后介绍一首罗大佑的压卷之作《稻草人》。这是最能体现罗大佑文人歌手特点作品,大气磅礴,描绘一个无法飞翔的稻草人。通过弦乐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将气氛渲染地格外动静相宜。最妙的是十分有感觉的歌唱却让你不知道它要表现什么。我懒得写了,有兴趣的人还是去找来原作听听便知。这里提供若干词句。

终日面对着青山
终日面对着稻浪
午后的云雀 背着艳阳
那样飞 那样笑 那样歌唱

清风吹在我身上
露珠打在我脸上
午后的牛羊迎向远方
彩虹挂出希望

蓝蓝的睛空在烧
却圆着云雀与彩虹的梦
多像不知足的云 四处飘荡
何处是我的归宿
是否在天际的那一端
奇怪这稻草的身躯如何飞翔

晨光 露珠
夕阳 星辰
春耕 秋收 冬藏 


老行者的话:骆伟阳谈及的罗大佑亦是老行者所喜欢,与骆伟阳一样老行者对九十年代的罗大佑不想评价。但之前他的歌曾让老行者感动。《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爱人同志》让学生时代的我们向往而又有些不解,《未来的主人翁》让我们听到历史责任感的声音,《亚细亚的孤儿》的悲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曾让我们黯然神伤,在《恋曲1990》的歌声中我们离开的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