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现实社会

老行者之家-现实社会-从民谣看民间情绪

从民谣看民间情绪

作者:志林 阅读1296次 更新时间:2001-12-29

  写作《黄河边的中国》一书的学者曹锦清在河南省考察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当今中国社会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上流传的一些民间民谣,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有生气。而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往往凝聚在广为流传的民歌民谣中,对他的社会学调查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他还把自己在酒席上听到的两首民谣记录了下来,给阅读该书的读者参考:

  

    "早上围着车轮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

  

    第二首民谣较长,兹摘录其中描写党委书记的一段:"嘴唇尖尖,肚子圆圆。好酒喝了千千万,好菜吃了万万千。掏钱没有,从来没有。"

  

    上述两首民谣不言自明,都是老百姓讽刺、挖苦共产党干部的,不过,这也不能算老百姓刻薄,因为现在的共产党干部的作风就是如此,这两首民谣只是真实而贴切地反映出当前干部的作风问题、以及干群关系的紧张。

  

    由于该书是公开出版物,不排除曹锦清先生可能还听到过一些对社会不满,更为出格,更为当局所不能容忍的民谣,为了使该书顺利出版,只好忍痛割爱了。但他的这种通过搜集民谣,来进行自己社会学调查的思路,从社会上广为传播的民谣着手,来了解当前的社会情绪,不失为一种非常及时、有效的方法。笔者虽然很少有机会上酒席,但通过其它途径,也收录了不少民间民谣,兹把它们抄录下来,并尽可能地作一点社会学的分析:

  

    下岗妹,别流泪,挺胸走进夜总会; 陪大款,挣小费,不给国家添累赘……

  

  

  

    这虽然是以一种较为调笑的口吻在述说,但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却是极其严重的,随着城市里大批的失业下岗工人的激增,尤其是居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首先成为激烈竞争社会的受害者,一些下岗女工在百般找工作无门的情况下,为了生活,只得被迫卖淫、沦落为娼妓,其命运是极其悲惨的。

  

    下面一首是讽刺上级领导到下面视察时,下级为迎合领导而使出的一条条招待的路数:

  

    領领导来了怎么办?甲鱼王八馋一馋;

  

    酒足饭饱怎么办?带到舞厅转一转;

  

    一身臭汗怎么办?桑拿池里涮一涮;

  

    涮完以后怎么办?找个小姐按一按;

  

   ……

  

    老婆知道怎么办?克林顿咋办咱咋办!

  

  

  

   从上述民谣中可以看出,一些党的干部已腐化到了这种地步,完全成了吸食人民血汗的吸血鬼,对于这类"公仆"的视察行为,人民群众除了怨恨,不可能再有别的感情。

  

   如果说,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抱着为人民求解放的崇高目的,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消灭剥削压迫的实事,赢得了占中国人口90%以上人民的拥护,从而使得当时的共产党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的话;那么,随着党掌握了政权之后,一些党的干部就逐步脱离了群众,成了高高在上的特权阶层,此时人民群众与党的干部的关系,已经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油水关系"了。但因为当时社会还处于一种平均主义的贫穷状态,干部的特权尚不明显,老百姓尚能容忍,双方尚能和平相处。

  

    而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权力作为一些干部的独占资源,开始越来越深地介入到经济生活中,并成为一些干部直接谋取私利的工具。腐败官员在疯狂地、肆无忌惮地侵吞着国家财产、公共财产,而人民群众却无法对他们实施丝毫的监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有资产的流失,怨恨越来越深,在暂时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这些自己编的民谣来发泄心中的怨气。上述这些民谣,正是一种民间不满情绪的真实表达。

  

   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中国曾经说过:"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如今,通过民谣反映出来的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可以说正像鲁迅先生比喻的"地火"一样,在蓄积、在奔突,在寻求着突破口,如果执政者忽视这种情绪,不对这这种情绪进行正确的疏导,那么一旦哪一天控制不住,就很可能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