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说谎
蒋子龙
谎言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和戏弄,有善意的谎言却无有价值的谎言,任何欺瞒都没有永久性,一旦揭穿必然会构成伤害。说谎大师希特勒宣称:“广大的群众容易被大谎言所愚弄,反而不易被小谎言所欺骗。”正是他的大谎言不仅毁了他的国家,给半个地球造成严重灾难,最后也彻底毁了自己!
一对和和美美的年轻夫妻突然吵得天昏地暗,使邻里们想装聋作哑也不行了。
孩子用母亲叫他买油的钱做了他用,且说谎。女人向男人告发,男人下狠手打孩子。女人心疼又护着孩子。男人盛怒,认为孩子说谎就是被女人惯坏的。于是爆发了三口人之间的一场混战。
我叫孩子躲到我家去,剩下三个大人就好说话了:
“孩子第一次说谎你们就发动一场这么猛烈的风暴,其结果不是告诫孩子今后不要撒谎,而是给他一个教训,今后说谎要更巧妙些,不让你们觉察。我敢肯定,孩子今后还会说谎,其他孩子也一样。因为我们这些做大人的,没有一个敢说他从没撒过谎,也从没有被人骗过!萨特说:‘谎言不是我制造出来的,而是阶级分化社会的产物。因此我一出世就继承说谎。’陀斯妥耶夫斯基讲过:‘惟有那些缺乏机智的人才讲真话。’早在十六世纪末一个叫巴托罗缪的西方人就写了本《说谎手册》,赞扬了一大批卓越的说谎者,声称‘说谎是上帝赋予人的能力,它使人有别于其他动物’。有些人类学家居然很推崇这一观点。世界每年都举行说谎比赛,去年在英国坎布里进行了第一百五十届说谎大赛,并规定‘政界要人’不得参赛,因为他们是‘职业说谎者’。来自对九十年代新世界道德品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美国人都在说谎。总是说谎的占91%,说谎的男性比女性多’。1990年,英国十个秘书中就有七个为了讨好老板要吹牛……”
夫妻俩被我说蒙了,早已停止了吵架。
“您在鼓励说谎?说说谎是应该的,无法禁止的?”
“我刚写了篇短文叫《当代骗坛》,所以对说谎的资料倒背如流。目的是让你们先冷静下来,正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谎言这样一个事实,就知道不说谎有多么难,正因为难,诚实才更可贵。古人说,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意志薄弱的人难于诚实。其实大智大慧的第一要素是诚实。诚实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惟诚实才有真正的人生和坦荡的欢乐。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说谎呢?为什么对谎言不像对其他罪恶那么深恶痛绝呢?有人说谎是出于恶意,为了欺骗,为了伤人。有些谎言并无恶意,甚至是出于善意,比如:为了保持一份快乐,丈夫饭后高高兴兴地想拉妻子去散步,妻子已经很累了,不愿去散步,为了不扫丈夫的兴,就谎称自己也正想去散步。或者有了不愉快的消息或不幸的消息,如挨批、挨斗、丢钱包、得了病,说些保护性谎话,不让对方担忧、生气等等。圣奥古斯丁认为,谎言有八种。有的时候人们宁愿听信谎言,却不肯听信真话,面对真话是冰,面对谎话是火。世界上没有比人更会创造、更会伪善的物种了,而人们偏偏不是把人想得太坏,就是把人想得太好。”
真话难说
蒋子龙
一位尚不足60岁的作家住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现代医疗技术的检查,确诊为晚期肺癌。已无法做手术,也没必要了。家属却坚决要求医生给开一刀,不能白白地等死。现代医疗技术无论多么先进,终归是隔皮看瓤,打开后万一还有希望呢!把毒瘤多少切去一点,总比一点不切要好吧?更重要的是为了安慰病人。家属告诉他是肺里长了个良性小瘤子,如果不手术,关于良性的谎言岂不就得戳穿?家属还请求作家协会出面,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医院给实施手术。于是我们也加入撒谎行列。医生虽然明知手术对病人有害无益,也只能答应病人家属和所在单位的请求。因为他们也是撒谎者,从一开始就和家属一起向病人隐瞒了真实病情。哪一个癌症患者的家属不是这样做的呢?
从谎言变成了行动,病人的身体被切开了,跟医生预料的一样,决无手术的可能了,原样又缝合起来。绝症在身的病人又白挨了一刀,损伤了元气。得到的只是一句新谎言:手术很成功,很快就会好的。
所有到医院看望他的人不仅重复着家属提示的谎言,还即兴创造出一些新的谎言。包括他家的小孩子,一副天真烂漫的神态说着大模大样的谎话。没有一个人为此感到有什么不安。相反倒有一种神圣感,一种悲壮感,都在扮演保护他的角色。大家心安理得地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是为了他好,怎么骗他都没有关系。
自以为比对方强大,可以撒谎,出于同情对方,为了让他高兴,也可以撒谎。
他的生活被谎言包围着,也许他的余生就得靠这些谎言支撑着。
他的精神居然真的好起来,要求看文件;给医生写了感谢信;提出了病好后挂职深入生活的计划;要求再分给他一套房子,他的孩子多,已经给过他两次房子都不够用的;要求专业职务评定委员会把他由二级作家升为一级作家……他的全部要求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人们无法拒绝一个不久于人世的人。这些应允又是不可能马上都能兑现的。正因为用不着兑现,别人才答应得那么痛快。
为什么欺骗一个快死的人就不觉得是缺德呢?因为说谎的动机是善良的。是诚实的虚伪,是诚诚恳恳地在说谎。深恶孩子说谎的家长,同时又教孩子撒谎。其实也难得有自己从不撒谎的家长。
有人喜欢这样标榜自己:“你什么时候听我撒过谎?”——这本身就是一句漂亮的谎言。在文艺作品里形容正面人物的正派总是用“他从不撒谎”这类的套话——这又是一种貌似豪迈的谎言。人不能没有真诚。即便是最无耻的骗子,也有知心朋友,也有说真话的时候。同样,什么时候生活中又真正禁绝过谎言呢?
我想找到一种关于谎言的权威解释,却意外地发现许多不朽的人物都说过关于谎言的好话: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法国作家法朗士说:“若是消失了谎言,人类该是多么无聊无趣呀!”拒绝任何宗教,宣布上帝已经死了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从来没有说过谎的人,不知道真实是什么。”法国道德家沃夫纳格说:“人人生来都是纯真的,每个人死去时都是说谎者。”
够了,再举下去就有点“谎言广告”的味道了。
恶意的谎言应属造谣、诽谤,不在此列。
美国作家冯纳古特说:“人需要好的谎言,可惜好的谎言难逢,烂的谎言太多。”
一个欧洲大作家到政府禁止垂钓的地方去钓鱼,而且向旁边的人瞎吹:“昨天我从这儿钓了7公斤!”正巧警察走过来,要按他自己坦白的数字罚款。这位作家说:“先生,你不能罚我的款,我是作家,虚构是我的工作。”这算不算冯纳特所喜欢的“好的谎言”?
那么,人们也可以把成功的创作、美妙的想象视为“好的谎言”。
尽管人们推崇真话,还是搞了一个“愚人节”,其实就是说谎者的节日。大大方方地享受说谎的快乐和被谎言欺骗的快乐。
有人称作家为“人精”,这位患晚期肺癌的同行,怎么会听不出或看不出大家是在骗他呢?病长在他身上,即便别人能骗得了他,他的身体、他的感觉还能骗得了他吗?
人,也许更多的是对自己撒谎。所以“人才离自己最远”。不愿或不敢正视的事实,就宁愿相信它不是真的。
一个平时最瞧不起人或许是他最瞧不起的人,听说他得了绝症,到了医院跟他和解,不慎说漏嘴,桶穿了窗户纸。他奇迹般地开始昏迷,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是真话害了他,还是谎言害了他?是被欺蒙地活着好呢,还是明白真相后死去好呢?
在为他治丧的日子里人们还议论几句,不久便没有人再去想他了。
谎言三叶草
毕淑敏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
小的时候在幼儿园,每天游戏时有一个节目,就是小朋友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玩具。一个小朋友说,我家有一个玩具火车,像一间房子那样长……我呆呆地看着那个男孩,前一天我才到他家玩过,绝没有看到那么庞大的火车……我本来是可以拆穿这个谎言的,但是看到大家那么兴奋地注视着说谎者,我不由自主地说:我们家也有一列玩具火车,像操场那么长……
哇哇!那么长的火车,多好啊!小伙伴齐声赞叹。
那你明天把它带到幼儿园里让我们看看好了。那个男孩沉着地说。
好啊!好啊!大家欢呼雀跃。
我幼小身体里的血脉一下凝住了。天啊,我到哪里去找那么宏伟的火车?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造出来!
我看着那个男孩,我从他小小的褐色眼珠里读出了期望。
他为什么会这么有兴趣?依我们小小的年纪,还完全不懂得落井下石……想啊想,我终于明白了!
我大声对他也对大家说:让他先把房子一样大的火车拿来给咱们看了,我就把家里操场大的火车带来。
危机就这样缓解了。第二天,我悄悄地观察着大家。我真怕大伙追问那个男孩,因为我知道他是拿不出来的。大家在嘲笑了他之后,就会问我要操场一般的玩具火车。我和那个男孩忐忑不安,彼此没说什么。我的小小的心提在喉咙口好久,我怕哪个记性好的小朋友突然想起来。但是日子一天天平安地过去了,大家都遗忘了,甚至在以后再提起玩具的时候,我吓得要死,也并没有人说火车的事。真正把心放下来是从幼儿园毕业的那一天。我像鸟儿一样地轻松了,再也不要为那列子虚乌有的火车操心了。
这是我有记忆以来最清晰的一次说谎,它给我心理上造成的沉重负担,简直是童年之最。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无数次地反思,总结出几条教训。
一是撒谎其实不值得。图了一时之快活,遭了长期之苦难。占小便宜吃大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说谎。
二是说谎很普遍。且不说那个男孩显然在说谎,就是其他的小朋友,也经常浸泡在谎言之中。证据就是他们并不追问我大火车的下落了。小孩的记性其实极好,他们不问,并不是忘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他们之所以能看清真相,是因为同病相怜。
三是说谎是一门学问,需要好好研究。主要是为了找出规律,知道什么时候可说谎,什么时候不可说谎,划一个严格的界限。附带的是要锻炼出一双能识别谎言的眼睛,在苍茫的人海中谨防受骗。
修炼多年,对于说谎的原则,有了些许心得。
平素我是不说谎的,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有点怕累。人活在世上,真实的世界已经有太多的麻烦,再加上一个虚幻世界掺和在里面,岂不更乱了套?但在我心灵深处,生长着一棵谎言三叶草。当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被我毫不犹豫地摘下来的时候,我就开始说谎了。
它的第一片叶子是善良。不要以为所有的谎言都是恶意,善良更容易把我们载到谎言的彼岸。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当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殷殷地拉了我的手,眼巴巴地问:大夫你说我还能治好吗?我总是毫不踌躇地回答:能治好!我甚至不觉得这是一个谎言。它是我和病人心中共同的希望,在不远的微明处闪着光。当事情没有糟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善良的谎言也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啊!
三叶草的第二片叶子是此谎言没有险恶的后果,更像是一个诙谐的玩笑或是温惋的借口。比如文学界的朋友聚会是一般人眼中高雅的所在。但我多半是不感兴趣的。但人家邀了你,是好意,断然拒绝,不但不礼貌,也是一种骄傲的表现,和我本意相距太远。这种时候,我一般都是找一个借口推托了。比如我说正在写东西,或是已经有了约会……总之让自己和别人都有台阶下。这算不算撒谎?好像要算的。但它结了一个甜甜的果子,维护了双方的面子。
第三片叶子是我为自己规定——谎言可以为维护自尊心而说。我们常会做错事。错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改过来就是了。但因了错误在众人面前伤了自尊心,就由外伤变成了内伤,不是一时半会儿治得好的。我并不是包庇自己的错误,我会在没有人的暗夜,深深检讨自己的缺憾。但我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像一块次品展览。也许每个人对自尊的感受不同,但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很敏感。为了自尊,我们可以说谎,同样是为了自尊,我们不可将谎言维持得太久。因为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地基之上的,谎言只不过是暂时的烟雾。它为我们争取来了时间,我们要在烟雾还没有消散的时候,把自己整旧如新。假如沉迷于自造的虚幻,烟雾消散之时,现实将更加窘急。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田的谎言三叶草渐渐凋零。我有的时候还会说谎,但频率减少了许多。究其原因,我想,谎言有时表达了一种愿望,折射出我们对事实朦胧的希望。生命的年轮一圈圈加厚,世界的本来面目像琥珀中的甲虫,越发纤毫毕现,需要我们更勇敢地凝视它。我已知觉人生的第一要素不是“善”而是“真”。
有的人总是说谎,那不是谎言三叶草的问题,而简直是荒谬的茅草屋了。对这种人,我并不因为自己也说过谎而谅解他们。偶尔一说和家常便饭地说,还是有原则区别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觉得这个“善”字就是真实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到临死的时候,就不说谎了。但这个省悟,似乎来得太晚了点。
神经学教你如何说谎
人类的大脑是一团令人惊奇的潮湿的、灰色的海绵状组织,它有着一切能预知未来的工具,能够生成完全虚构的世界。这两样使得我们有能力预先计划,创造伟大的艺术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撒谎的原因。
常见的谎言的错觉
如果你看过电视上的警匪剧,你肯定知道一个人在说谎时的表现。那只是电视节目上的演员依照编剧指示所做出的行为。如果我们所说的是现实世界,我们就要从消除一些常见的误解开始寻找。
· 错觉1: 当你撒谎时,你的话越来越少,越来越慢,并且声音紧张。吃了可卡因的情况正是如此,而我侄子玩游戏机时的兴奋劲也是这样。所以当可卡因食用者或我侄子撒谎时,这就不是一个人撒谎的具体标志了。
· 错觉2: 当你撒谎时,你会坐立不安,一反常态避免过多的眼神接触。书上所说的内向的人大概就是这样。如果上述都是真的,那我所遇到过的电脑编程师就都在说类似没有明天这种谎话。事实上,他们只是有些害羞罢了。
就是这样了吗?没有行为能泄露你在撒谎吗?并不是这样。说谎最大的特征是你需要下功夫,至于下多少功夫则因人而异,但是总比说真话来的吃力。因此一个“苦干”的大脑往往是会出错的。
繁忙的大脑——让我们集中分析撒谎
维持一个人为编造的“事实”对于大脑来说是个苦差。处理我们周围的世界,并把它们在我们的记忆里归档则容易得多。
虽然这样的类比并不是完美的,但是让我们来想想,阅读时不得不在脑海中再现所有的情形时大脑所承受的工作量和被动的接受电视中的故事相比较,前这的工作量远远高于后者。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写一本书又需要多多少的集中力。
被动的接受之所以比创造事实容易得多是因为其需要大脑高效的运作。例如,如果一天清晨你上班迟到了,你的延迟是因为交通由于一辆外来的红色汽车所导致的车祸而受阻,你解释的时候不会很费力。事实上,你会在午餐时与你的同事谈论起这件事而并不用想它的细节。记忆输出和交流的过程都是自动的,你根本不用费力。
这确实是一个进化的生存策略,以至于我们很难将我们编造的谎言与真实混为一谈。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并不愿意花很长时间记住遇到剑齿虎要逃跑,而是记住它们是谷物盒子里惹人喜爱的小吉祥物。
但是让我们假设你上班迟到是因为你睡过头,你决定告诉你的同事你的迟到是因为一起编造的交通事故。如果你竭尽全力的说谎,你的大脑会运作的更费力。你不仅要综合处理谎言的细节,还要同时检查你的想象是否合情合理。除此之外,你还要边说边想接着要说什么而不是流畅的说完。
不可避免地,既然你知道自己在撒谎,你就会同时控制自己的面部和生理反映,试图保持你所认为的自然状态。你或许并没意识到,在正常的交谈中,你试图控制你的表情和行为。
我说“你所认为的自然状态”是因为你不可能准确的知道在别人眼里你是如何表现的。所以,你试图撒谎,考虑应该说什么,同时还要想“我要和别人眼神交流吗?也许一点点就好了。哇!是不是太多了?我平时说话时手都是怎么放的?握住不放吗?
最后一个想法正说明你还试图监测你的观众有什么反应,“我说的最后一件事有没有泄露我在撒谎?”等等,我们说话时他们都是这样看着我的吗?当我和他们说话时,他们的表情都是这样的吗?
不过还不止这些,还有更糟的。当即时的谎言说完后,你还要长时间的记忆这两个事实。你真正经历了什么和你的同事认为你经历了什么。以后每次你和他们交流时,你的神经元都要想起你所说的精确细节,和你所告知对象的反应,和那天发生的精确事件。
谎言就在此刻出错,你也失败了。并不是因为我在一开始所说的行为的误区,而是因为你的行为已经不同于正常了。
如何出神入化的说谎?
人各不同。有些人很会紧张,很少与人眼神交流。谎言只能在与真相比较之下才会被察觉。你所寻找的只有行为的变化。
1. 知道你在干什么.
提早计划,并在交谈时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做了什么。你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你哪里看上去很正常?最重要的依然是面部表情,这很难监测,因为你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对着镜子和自己说话也不自然,所以最有效的还是用网络摄像头交流,你就可以看到自己。
2. 避免过早的交流.
你认识一个人越久,就更容易发现你行为的变化。这是件不必伤脑筋的事。人们有很长时间可以搜集你在正常情况下的行为的信息。与正常行为轻微的不同变会使人产生“那很奇怪“的直觉。潜意识告诉他们看到或听到的与从前不符,即使他们说不出到底那里不符。不过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去避免的。
3. 练习
演员是最好的骗子。他们要使不自然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如果你撒谎,你就会表现得与正常行为不同,所以你需要表演的自然。这可比听起来难多了。
不幸地是,如果你要攻克,你要做的远比这三点多的多。从这三条来看,要成功的撒谎必须将每一条都事先准备到位。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到最后,说实话反而会简单的多。当然现在你阅读这篇文章,你就可以利用所有的方法来认出一个撒谎的人。不过我所叙述的对玩扑克牌是最有使用价值的。
有人要玩吗?我可不怎么诚实哦。
该文由帕迪克写于2009年1月19日。帕迪克是一名神经学家,著有许多文章关于人们行为背后的隐藏生物学,此外从对股票市场的担心到DNA是如何运作的都有涉猎。
英国调查表明:男人比女人爱撒谎
新快报讯 英国WKD饮料公司最近针对25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一项关于谎言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民众平均每天要撒谎4次,男人5次、女人3次。其中,“一切都好,我很好!”这句话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谎言,近三分之一的人承认这是他们最常用的谎言。
大多数人相信,女性更惯于撒谎,有时她们撒起谎来根本不需要理由。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男人比女人更爱撒谎。与女性每天平均撒谎3次相比,男性一般每天撒谎5次。
如果一个人每天撒谎4次,平均每年就要撒谎1460次,而在60年的生活中就累计要撒谎88000次!其中,大多数谎言都是对同事说的,其次是对父母,最后是对妻子或者丈夫。WKD饮料公司发言人称:“幸运的是,大多数谎言都是善意的,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十大最常用谎言
“一切都好,我很好!”“见到你很高兴”“我身上没带现金”“我会给你打电话”“对不起,我错过了你的留言”“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我正在来的途中”“不要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我这里交通拥挤”“什么短信?我没看到”
判官庭审记
郭震海
频繁行走于地府和人间的催命鬼屡次向判官报告说,在人间,活着的人说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人们长时间地锻炼说谎,竟然能做到在说谎时脸不红,心不跳。就连催命鬼自己也多次听信了人的谎言,上过当。判官极为不信,决定审一审人为什么要说谎。
第一个走进来的是一位村干部。在人间,他在一个小村当了多年的村干部,做出了一些成绩。判官问道:“据你村前来的毛孩反映你在人间经常说谎,可有此事?”
村干部说:“不瞒判官大人,我的确说了不少的谎,但这也是出于无奈,就比如每年村里的人均收入,我经常是捏造数字,这也是应付上头啊,如果我带领的村人均收入不能连年递增的话,不光我会受批评,也很难交代,所以我必须按照上头的要求一遍一遍地捏造,直到捏造得满意为止。再比如有时,为了骗取国家的钱,我会把困难的谎言说得很大,也只有这样才能要到扶贫资金。再有,在人间的村里都有明确规定是没有任何招待费用的。但这只是规定,你说上级来人了,又吃又喝的,走时还得带上点土特产,我作为一个小官,原本挣的就不多,总不能自己贴钱吧。所以开销的钱没有办法进账,只好把吃喝招待费全改成为村里修路或学校危房改造款进的账。我承认自己一直在说谎话办假事,对上级说谎对下面的乡亲也说谎。但是,判官大人你不知道啊,如果我在人间要是诚实的话就当不了这么多年的村官,更别说为乡亲办事情了……”
第二个走进来的是一位专家,在人间他德高望重,名气很大。判官看了他一眼在心里想:“这样高学问的人应该不会说谎吧,不过也得问一问:“在人间你功不可没,不知你是否说过谎?”
专家回答得很坚定:“说过!而且不是偶然。”判官听后非常吃惊,就问原因何在?专家说:“原因很简单,被逼的。就比如,你出台了一项措施,本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或者说你也调查了,却不全面,将一个不怎么成熟的措施出台了,号召地府里的大小鬼们都这样做。你说我作为这一方面的专家是站出来给你唱反调,还是苦思冥想寻找足够的理由让你的号召更可信呢?”判官听着,瞪着眼张着嘴无法回答。
第三个走进来的是一位煤矿的矿主。判官问道:“你在人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不把人的命当命,欺上瞒下屡屡说谎,可是真?”
矿主说:“完全是真,前几年我确实在死亡矿工人数上说过多次谎,甚至瞒报过。不瞒你说我的煤矿所有的安全设施一半以上经不住检查,检查组来后我每次汇报都说所有的安全设施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设立,其实多数是谎话,这也不完全怨我啊,检查组屡次来检查,他们只要装点钱不合格的也就合格了,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干吗不说谎呀?我傻啊我!”
第四个走进来的是一位普通人。他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放到现在问很可笑,在人间人要真的很诚实,常常被说成是‘不成熟’或‘幼稚’,甚至是愚蠢。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都存在谎言,只不过是说谎的起因、性质和程度不同罢了,人类尽管口口声声说讨厌谎言,但实际又需要谎言。可以试想如果都在说谎,就你一个人诚实,其后果会怎样,相信判官大人应该清楚。”
判官听后再次长久无言。
接着是第五个人、第六个人……,判官一共审问了不同工作类型的四十多个人,结果全是承认自己说过谎,而且还不是偶然,是习惯,是经常,是为了生存需要。最后判官总结:说谎在人间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现在才有,而是源远流长,早已根深蒂固。
假话的距离
星 竹
三十多年前,我住的小镇上有个杀猪的屠夫,后来他不想干屠夫了,想扮成治病的中医。于是,他放下屠刀,走了上千里路,在那个陌生的地方,编了瞎话,改了自家的历史,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江湖神医。据他后来说,他走出五百里地的时候,都不敢说自己是神医,怕被人认出来,当然这主要是心理不安,得走得更远些。为了骗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家舍业。
从客观上讲,人在说假话,造假象时,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客观上,都要与原来的环境有一定的距离。因为造假的人,心里总有一种恐惧感。装神弄鬼的人,谁也不敢在自己家门口胡来,都是跑到很远的地方,躲着乡人,避着熟客。就是一个念经的和尚,也得到别家的庙上去谋事,那样才灵光,才有人信!
上个世纪,我们见到的骗子都是这样的。被抓到的骗子,大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骗子们说假话的距离已经近了许多,不用再跑得那么远。同样一个屠夫,想把自己扮成天下神医,只需走出家门百里就够了,骗子说假话的距离,比我小时候缩短了十倍。
七八年前,骗子说瞎话,编假故事的距离其实就已经很近了。屠夫这边放下刀,那边就敢穿上白大褂儿,相隔十里八里就算不错了。也很少有人问屠夫为什么不杀猪了。
这几年,人们说瞎话的距离就更近了,还是一个屠夫,走出家门一二里地,连白大褂也不穿,拽过路人,就敢给人家把脉,拔牙,甚至打针。还一准告诉你,它是祖传秘方,药到病除!说假话已经近得只是门里门外的事了。背过身去,就敢红口白牙跟你胡扯。
举一件前年发生在北京某大街上的真事:早上一个炸油饼的,刚刚将洗短裤的脏水倒掉,便当着街人,在同一个盆里和面。还敢说,他家的卫生保证最干净,否则他家生出的孩子都没屁眼儿!
再举一事,一家开海鲜馆的,明明是从邻居家的冰柜里取来的陈货,味道已经发臭。进了屋子,就敢跟顾客说,他家的海鲜是刚从机场运来的,还指着门外告诉你,你看,那不是送货的车吗!顾客大惊,因为那是顾客自己的车。
你去买手机,两家手机店只一墙之隔,这边的就敢跟你说,那边同一个牌子的比这边的贵了百块。你到了隔壁才发现,原来这边的店员是在撒谎,那边的手机才更便宜。一墙之隔,距离不足一米,就敢跟你扯谎说瞎话。
过去要说点假话,得走到千里之外,那是因为他在为自己的假话担心。现在说假话,已经不用担心了,可以尽情地去胡侃胡说,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错,而且都是零距离。
曾经跟一个商人聊天,商人以为:现在,不说假话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说假话完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更不必脸红,谁把谁糊弄了,谁就是能耐。就像在古玩市场上淘宝,本来也没几件是真的,有时全是假的。走了眼,上了当,那是你自己的失误。不说瞎话,还混什么混。说点假话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倒是不说假话或辨别不出假话的人才有问题!
我们不也经常这么想吗?
英研究者教你如何识别撒谎者
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说谎者出于不安或紧张会不自觉地眨眼睛、刮鼻梁或搔后脑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英国普思茅斯大学心理学家萨曼莎·曼说:“人在说谎时必须比平时更努力地思考,当我们陷入思考时往往倾向于减少身体动作,以保持精神的专注集中。”
当说谎者确实要做动作时,他们会用夸张的手势来掩饰谎言,伸长胳膊或者使用节奏性的手势来强调某一点。
上述规律可以成功解释某些著名的谎言。2003年4月,时任伊拉克新闻部长的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在讲话时做出了一个典型的标志型手势。当伊拉克军队已经为躲避美军炮火撤退时,萨哈夫却伸出手臂,手掌有力地朝向前方,告诉媒体:“巴格达很安全。”
另一个著名案例是关于节奏型手势。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比着有节奏的手势一字一顿地说:“我没有与莱温斯基小姐发生性关系。”
研究还发现,在演讲时,说谎会导致发言人停顿增多和眨眼频度下降。81%的被测者在说谎时停顿会延长,而眨眼频率会从说真话时的每分钟23.6次降到每分钟18.5次。
研究还揭示了另外一个“秘密”,那就是说谎者与诚实的人同样可能去直视提问者的眼睛。
在上述研究中,来自普思茅斯大学和意大利多所大学的学者对一百三十名志愿者进行测试,请他们进行一系列真实和虚假相混杂的陈述,以期从中发现七种类型的手势在说谎情况下的变化规律。
比喻型手势——例如比出心形来表示爱或者分开双手来说明尺寸——在人们说谎时出现比例会上升25%。
标志型手势——给出直接的信息,例如竖起拇指表示“好”或者伸出手掌向下按表示“冷静”——也是在人们说谎时比较容易出现的。
自适型手势——碰触鼻子、头发或自己身体的其它部分——说谎时会比说真话时减少15%-20%。
此外,说谎者用手指指人的情况也比讲真话的时候少20%左右。
名人说“谎”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 涅
为自己的好处而说谎是欺诈,为别人的好处而说谎是蒙骗,怀有害人之意而说谎是中伤:这是最坏的谎言。 ——卢 梭
人们喜爱谎言,不仅因为害怕查明真相的艰难困苦,而且因为他们对谎言本身具有一种自然却腐朽的爱好。 ——培 根
一个人宁可听一百句谎言,也不想听一句他不愿听到的真话。 ——塞·约翰逊
世界上没有人人都不信的谎言,也没有一句谎言都不信或只相信谎言的人。 ——斯大林
每块土壤都会长出虚伪和欺诈,它们可是四季植物啊。 ——爱迪生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 索
众人说“谎”
●最荒谬的问题:你说过谎话吗?最普遍的回答:每次都是因为迫不得已。最幼稚的呼号:能不说谎吗?!最苍白的承诺:诚信。 ——jzhjcc
●土地荒了,是为荒地;
语言荒了,是为谎言。
荒地不可能有收获,
谎言却常常回报颇丰。 ——dashan9935
●谎言是搁浅的鲨鱼,它可能会活蹦乱跳,看起来很吓人。但你只要静静地等,过不了多久它就死了。 ——董继栋
●当诚实有利的环境存在,人就诚实;当说谎有利的环境存在,人就说谎。 ——138...
●猴子学会了撒谎,于是我们说他们已经进化成人类了。 ——皈依少林
●“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要知道狼吃羊前的初衷,就知道人为什么要说谎了。——南 杨
●人非生而知之,说谎也一样,原因无非有四:大人教的,被领导吓的,利益驱使的,社会风气使然。 ——老本子
●为了生存。 ——行 者
●谎言产生源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是人类自私本性的表现,谎言的泛滥和我们的社会机制不完善、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和手段的观念有莫大的关系,要依赖于制度改善和文化的改造对其约束。——琴 剑
●当诚信成为商品,道德成为点缀,文化沦为附庸的时候,谎言也就成为主流了。 ——可能不懂
●欺骗与虚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通行证。 ——唧唧喳喳小麻雀
●谎话,她就像孔雀张开的尾屏,总能在正面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尽管她的背面很丑陋,可是却很少有人愿意转到她的身后去仔细查究。 ——周海668
●很难想象,假如我们不说谎,这世界会哑巴成什么样子。 ——求 已
●其实说谎还算好的了,说的老实话做的荒唐事才可恶! ——大 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