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理朱镕基在1998年刚上任时,声言要在任内“大破地雷阵”的豪言壮语令人击节称赏,不过,昨日他在记者会上再讲一次“十八字真言”时,却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当韩国记者问及朱镕基退休问题时,还有两年任期的他似乎特别敏感,高声回应:“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由我来做,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我来做,因此,明年的记者招待会还是我来回答问题。”这番话后留了个“尾巴”——没有讲到后年。
由于后年是人大换届会议,那时七十有五的朱镕基如不能连任,记者会上的主角也自然不会是他。“十八字真言”本来已令人感慨,但朱总却又补充一句:“我只是说,只要我活,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听起来,更叫人不胜欷歔。
(香港苹果日报)
二、“人民对我们有信心”
到今年十月朱镕基将满73岁;昨天他重申了98年上任时的一番话,说就算退休也会继续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只要活还有一口气,就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强调并不表示要赖在总理的位置上。
对于任期届满后会否留任,朱总理昨日并没有明确表态,只表示现时谈论继任人选言之尚早。深信得到人民信任朱总对人民支持政府甚有信心,在回答其他问题时,他分别说过“中国人民对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及“人民群众是信任我们的”。
朱镕基每年均会讲一些充满幽默感、但似是而非的理论以调节气氛,今年他说:“对中国股市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不是说明中国有言论自由吗?”但他在记者会上也确实搞错了一些事实,说今年两高报告票数比去年高,事实却刚好相反。没有如去年般台湾大选前夕的气氛紧张,朱总的心情也比去年记者会时轻松。昨日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一直气氛都较严肃,直至朱总理回答个人去留问题,才打破闷局。
(香港东方日报报道)
三、洋记者大赞总理冲劲足
“朱镕基的那股冲劲又回来了!”记者会一结束,法国世界报的一位记者先生忍不住大发感慨。他说,他原以为朱镕基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力气了,谁知道他还有冲劲!
15日下午四点半,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这是“两会”的最后一场记者会,自是高潮所在。记者凭请柬入场,2千多名记者中,大约有4百人被邀请。在离记者会开始时间还有50分钟时,记者们没等李鹏宣布人大会议结束,就起身直奔三楼会议厅抢位置。
四点半,朱镕基在人大新闻发言人曾建徽陪同下,走入会场。有趣的是,老记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分,像开会代表似的,起立鼓掌,喜得朱总满面春风,频频作揖。在朱总回答问题尽情发挥时,老记们更是以掌声报答。特别是他讲到“为人民死而后已”时,内地记者更放下笔忘情鼓掌。
朱镕基的答问可谓声情并茂,特别是讲到江西爆炸案时,他表示自己和国务院有责任,向全国人民检讨,向受害者家属表示慰问。他的公开认错,也许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难怪老外记者说,朱镕基的冲劲又回来了。一位德国老外坐在记者身边,他马上总结经验说,不能用半拉子中文发问了,否则完蛋。他举手半天,嘴中念念有词不停地温习准备要问的问题,但终究徒劳无功。
在主持人宣布散会后,朱总更大声补充总结说,今天来了这么多记者,他很感动,但给外国记者提问的机会太少了!老外们被逗得笑着走出大会堂。
(香港太阳报)
四、 “老”——老得出神入化
朱镕基总理老了?如果你看他在破记录的长达两个多小时记者会上神采奕奕、滔滔不绝、妙语如珠,并且还在最后主动再给外国记者多一个提问的机会,你就不可能认为他老了。但是,已经73高龄的朱镕基昨天面对几百名各国记者时所展现的风采,又确实是“老”——老得出神入化。
他面对记者各种提问时的气定神闲、老练自如,令人印象深刻;对尖锐问题,或答得不愠不火,或幽默风趣以对,更叫人不得不由衷佩服。回想1998年朱镕基初当总理的那场记者会,雄姿英发,固然也风靡众人,但是,那席“即使发生三年大的自然灾害也不怕没粮吃”的豪语,总让人微微捏把汗。
他当时谈三年国企改革,手在桌面一拍,“三年,够了!”固然精彩夺人,但是,不料亚洲金融危机越闹越严重,以致后来两年里,许多关心“朱老总”的人都在暗暗担心这一关怎么过。那年,朱镕基才一出师就扬言“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悲壮确实悲壮,却又让人有一种“出言怎么那么不吉利”之感。这些反差,都跟后来不断有他想要告老还乡的传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99年,朱镕基第二次记者会,那句“要到美国去为他们‘消消气’”的话,虽然完全合了美国人自嘲式的幽默,但是,摆了低姿态,却没“消”了美国的“气”,中美世贸谈判功亏一篑,美军后来还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搞得他在国内饱受反美势力和左倾派系的攻击,让爱戴他的人民忧心忡忡。
去年,朱镕基的记者会不巧又碰上台湾选举、民进党的陈水扁声势看涨、两岸关系危在旦夕。此时的朱镕基临危受命,疾言厉色警告“谁搞台湾独立,谁就没有好下场!”可惜,却没有挽狂澜于既倒,反被台湾的敌对党派利用来丑化大陆领导人“凶神恶煞”。那一场记者会,朱镕基确是疲态微露。
但是,昨天的朱镕基“出手”都是恰到好处。对那个难为他的江西爆炸案问题,朱镕基也给了记者一个不能不服的答复。他既能“一定会从这件事情吸取足够的教训”赢得民心,也能让人确信“绝对不能允许学生和未成年的儿童进行有生命危险的劳动”,保住威信。对于政府机构改革,他既谦虚地承认“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又适当地为自己的政绩作一交待:去年撤销九个国家局,改革一个国家局,已是“很大的变化”。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他回答究竟是不是老了,准备作什么人生规划的问题。他说,他的任期是到2003年。“我可以告诉大家,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由我来做,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我来做,因此,明年的记者招待会,还是由我主持,你们今天没有提问题提够的,明年再来!”此话一出,引来全场鼓掌。但他也留了一手,没有说他是否还会在2003年举行总理记者会。
孔子说,人生“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当了三年总理的朱镕基,在记者会上,无疑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朱镕基今天也冒了个小险:布什是不是真的要访华。不过,布什需要仔细想想的是,害了朱镕基,对美国只会有坏处!
(新加坡联合早报)
四、压力磨掉总理妙语豪言
一向予人惊喜的朱镕基,在记者会上的表现却出奇地令人失望。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上,看不到他的妙语连珠,也少有豪言壮语,比起三年前他刚担任总理,在人大记者会的表现,朱镕基显然是“老”了。
可能三年总理生涯让朱镕基饱受霜冷,过往在记者面前的“风骚”劲儿也难再自然展现。昨日的记者会,一言以蔽之曰“沉闷”。从形式上看,朱镕基记者会是彻头彻尾的朱镕基风格,没有讲稿,也绝少拖泥带水,不要什么开场白,一上场即马上“接招”,博得久候的记者们一阵掌声。
但内容上,朱镕基即使整个记者会共回答了19个问题,除谈及他的退休问题,将三年前的“拚死无大碍”理论重新说一次,才博得台下记者的喝采外,其他的答问都没有什么新意,连累台下的记者呵欠频频。只不过三年,朱镕基的爽朗、义无反顾跑到那去了?三年来,朱镕基不是没有挫折的,严重失业问题、贪污腐败、中美关系的暗涌,73岁的朱镕基即使不认老,他还有闲情可以风骚如昔吗?
(香港苹果日报)
另据中新社报道,在15日下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一共用125分钟回答了19位中外记者的提问, 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有5家, 其余的则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从整个提问的情况来看,中美、中日、两岸关系以及有关政府机构的改革、经济方面的政策,仍是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老行者的话:老行者看了整个记者招待会的直播,感觉不错。中国还没有哪个政府领导人如此受民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