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倚老卖老,也听说过倚小卖小,没有听说过倚中卖中。
倚老卖老的资本是“老”,即年龄、经验、功劳、资历等等。倚小卖小卖的是“小”,即年龄兼无知、无畏、反叛等等。既然“老”和“小”是可以倚卖的,那么中年人也应该可以卖“中”,何以就没有人说倚中卖中呢?
仔细琢磨倚老卖老与倚小卖小这些言说会发现,说倚老卖老的人,大约是中间年龄的人为主,说倚小卖小的人,大约也是中间年龄的人为主。这正像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骂老年人为“老不死的东西”,一般是中间年龄的人,因为小孩子是不敢骂的,骂了会被抽嘴巴,抽上一两回就不敢骂了,只能留到年龄大了再反攻倒算。
但是中间年龄的人敢骂,因为他们的身强力壮,拳头硬朗,素质低劣的连“老而不死为之贼”这样的恶语,以及“老不死,早点死,让世界清净点”这样的诅咒也骂得出口。一般来说,他们骂了也就骂了,老年人跟他们动不了武,只能从道德上去反驳,骂他们忘恩负义,丧尽天良之类。阿Q一点的呢,就来个精神胜利法:我正害怕老死呢,这回,你骂我“老不死”,说明“死”离我还远着哩!
中间年龄的人对小孩子就更加颐指气使了,骂小孩不只容易,而且不用过脑子,随口就来,骂法也特别多:“背时的”、“要死的”、“没用的”、“懒的跟猪一样”……打住,不忍再举例了。此时,如果小孩反抗,不挨揍,至少会有一顶叫做“倚小卖小”的冒子飞将过来。
中间年龄的人如此嚣张霸道,不过就是因为他们倚中卖中罢了。中间年龄的人是世界、是家庭的顶梁柱。世界曾经是老人的,不过夕阳西下,现在的世界是中间年龄的,世界将来是小孩的,但他们还不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的世界是中间年龄的。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一代代中间年龄的人永远是世界的主宰。
整个世界都是中间年龄的,他们年龄正当时,智力正当时,体力正当时,创造正当时,他们如此富有,如此强大。这个时候,作为世界的主宰,看不惯老人时,骂上一句“老不死的东西”,遭致不满,就说老人在倚老卖老,其实自己正在以倚中卖中,仗着“有权有势”,指点江山,评头论足。这个时候,他们看不惯小孩时,骂上一句“小屁孩”,小孩稍有反抗,就说小孩在倚小卖小,也是在倚中卖中。
生老病死是无可抵抗的自然规律,没有人不经历从小到大再到老。只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世界和现实自然地形成不同的权利掌控与利益格局。中国惯来是按资排辈,计划经济时代尤甚,位子一个个上挪动,到了点,挪到最有实权的位子,基本上也就中间年龄了,从当孙子到翻身为当老子,也就有了蔑视别人,说人家倚老卖老和倚老卖小的资本了。只不过,这种情形在今天这个时代稍在突破,但总体上说,中间年龄是世界的绝对强者。
正如这个社会的种种规则由强者来安排一样,包括语言的“定义权”、“规范权”在内,常常也是由强者来“规定”的。在我们民族的语汇里,有关“妇”的词语几乎全为贬义:荡妇,长舌妇,妇人之见,最毒妇人心,不一而足。那是因为在男权社会里,作为强者的男人有语言的“定制权”,而妇女处在弱者地位,没有话语权,只能任由语言的污水披在她们身上。
同样的,从年龄的纵向看,事情也大抵如此,我们见到听到太多对弱者的污辱之词,以及用弱者来骂人的词,越弱越难听,越弱越恶毒:傻X,白痴,农民,你瞎眼了啊……。而对于强者,多是赞美的词语,因为很多攻击强者的词语,对强者表示不敬的词语,都会被强者清洗剔除掉,或者是在“避讳”之中毙掉。
不过,在文明的词典里,强者与弱者是平等的,强者肩负更多责任,包括对弱者的悲悯与帮助,对弱者的尊重与爱护,是社会文明的基座。我从那些藐视污辱弱者的词汇里窥出我们并没有学会文明地做强者。就像鲁迅提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课题一样,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急需补上一课“我们现在怎样做强者”,我建议不防从“我们现在怎样做中年人”学起,这一课学好了,于社会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