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现实社会

老行者之家-现实社会-“新中国第一大律师”张思之

“新中国第一大律师”张思之

作者:邢晖 阅读6818次 更新时间:2005-07-15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评价张思之律师“一身胆气,不畏权势,只向真理低头”

  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因张思之律师精彩的辩词而将2003年度“当代汉语贡献奖”的殊荣授予他,在颁奖词中这样说:“张思之先生的存在,表明了通往自由的旅途中,不仅要做叛徒的吊客,还要做异端的辩护”


  在中国,律师本无大小之分,只有级别的不同。然而,78岁高龄的张思之律师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以及从事律师职业的良心,在律师同行、法学界乃至广大社会中赢得了“新中国第一大律师”的美誉。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评价张思之律师“一身胆气,不畏权势,只向真理低头”。
  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因张思之律师精彩的辩词而将2003年度“当代汉语贡献奖”的殊荣授予他,在颁奖词中这样说:“张思之先生的存在,表明了通往自由的旅途中,不仅要做叛徒的吊客,还要做异端的辩护。”
  在律师同行那里,这位见证并参与了共和国法制发展历程的老人,被誉为“中国法律界的良知”、“律师界的良心”,有人比喻他为“黑铁时代的黄金”,有的学者把他和施洋、史良相提并称为“中国大律师”。
  历经坎坷 见证历史
  在五月中旬的一天,几经周折,我如约采访了这位耄耋老人。张老给人的印象不太像几经唇枪舌剑后等待别人定夺的律师,更像手握裁决之权的大法官。一杯清茶,几句寒暄,我的采访仍然俗套地从他的经历开始。
  1947年,20岁的张思之考入北京朝阳法学院学习法律。年轻的张思之很快就卷入了汹涌澎湃的革命大潮之中。
  1948年,他到了解放区。1949年2月,他随大军进城,参与接管北平地方法院,成为北京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审判员。1956年,他受命组建北京市第三法律顾问处,由法官转变为律师。
  1957年直言不讳的他成了北京律师界第一个“右派分子”,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强迫劳改生涯。
  文革结束,律师制度重建,张思之回到律师队伍。回到律师队伍后,张思之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出任“两案”辩护组组长。最初被指定为江青的辩护律师,后来做了李作鹏的辩护律师。
  20世纪80年代,张思之的工作重心侧重在为重建律师制度而努力。他曾出任北京市律协副会长,兼北京市法律顾问处主任,并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任教,他还编著了《中国律师制度与律师实务》、《律师实务》、《律师制度研议》等书,并创办了《中国律师》杂志。80年代末,张思之开始集中精力从事律师实务。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重返律师界后,张思之为中国的民主与法治投入了巨大的勇气和热忱。
  在他漫长的律师生涯中确实败多胜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屡败屡战”,在他接受许多案件之前其实结局早已注定,他不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和从事律师这一职业的良心。
  1987年夏,张思之为辽宁台安三律师被诬“包庇”遭非法逮捕进行申诉,最终冤狱得以平反。这一年秋,他为广东电白百户渔民被官员霸塘毁约、倾家荡产而代理诉讼,维护了渔民的合法权益。这一年冬,他三下保定,为农民电力工程队遭官员欺侮主持公道,赢得全胜。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为“大兴安岭火灾”案首犯庄学义的辩护。1987年5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举国震惊,民情激愤,人们期待着法律对责任者作出公正的判决。11月21日,大兴安岭图强林管局局长庄学义被以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张思之律师和另一名律师共同担任庄学义的辩护人。1988年,律师三上大兴安岭,在庭审辩论中,针对起诉书的指控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无罪辩护。虽然法庭最终还是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庄学义有期徒刑三年,但律师理直气壮、掷地有声的辩护赢得了民心,听众为之惊服。当两位律师离开法庭时,千人簇拥,高呼“人民律师万岁”,场面热烈,催人泪下。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律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起冤案于2004年得到彻底平反,在申诉案中庄学义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无罪。
  进入20世纪90年代,张思之代理的案件每一件都“比较麻烦”。他代理这些麻烦案件,并多次出庭为被告人辩护,这在某些人看来,简直就是公然与政府“对抗”,然而,于张思之来说,他尽的只是一名律师的本分,他的努力为的是传承一种法治精神。
  “我办的案件没有一件胜诉的。”张思之说的这话并不确切,但足以反映他的近况。他把从事律师实务以来部分案件的辩护词汇集成册,于是就有了《我的辩词与梦想》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他以切实的证据、缜密的分析揭示了起诉书、判决书等司法文书的矛盾,展现出了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理想。这些精彩辩词,为他赢得了2003年度“当代汉语贡献奖”的殊荣。
  铮铮铁骨 愈老弥坚
  也许是被他几十年来为无数素不相识的人的命运奔波所感动,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曾多次表示希望为他写一本传记,都被他婉言谢绝。
  已是78岁高龄的张思之律师目前仍在为当事人大江南北四处奔波。在一次座谈会上,张思之律师坦言:“我过去曾主张律师要参政,但现在我的观点变了,不主张律师参政。律师不参政,但要议政。
  我参与辩护的刑事案件,不少当事人遭遇过刑讯逼供,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人把现在的中国律师称作花瓶,张思之律师认为,越是如此律师就越要自重,就算是花瓶也要插上一枝含露带刺的玫瑰。
  张思之律师对目前的律师从业状况也表示了他的担忧。“现在很多律师不读书了,据说有90%的律师不读书,50%的律师不开庭,这是很危险的。年轻的律师不读书怎么行呢?我有一个想法,把2006年作为中国律师的读书年。建议律师每人每年至少读4本书,把好的心得写下来”。
  结束采访与张思之律师道别,走在回去的路上,没有感觉半点疲惫,想起一位老友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像张思之、江平、吴敬琏、这样的长者,年事愈高思想愈锋利、骨头愈坚硬?而‘少年老成’的我们不觉得羞愧难当吗?”对张思之、江平、吴敬琏三位长者,我都作过面对面的采访,深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像张思之这样的大家已烈士暮年,我们广大的律师朋友特别是青年律师朋友们难道不应该也这样问问自己并做出回答和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