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网络世界与网络法

老行者之家-网络世界与网络法-中国法律学术网站走势散论—从正义网学术频道建设说开来

中国法律学术网站走势散论—从正义网学术频道建设说开来

作者:华琳 阅读5570次 更新时间:2001-10-11


  首先要感谢检察日报正义网,能够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感谢她的宽容,让我用这样一个明显有“借题发挥”嫌疑的题目算作所谓“论文”的文题。但中国的法律网站可以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综合性的、机构网站、学者网站、个人网站争奇斗艳,自己也很难为“法律学术网站”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本文讨论的范围,将限定在专门的法律网站,一些十分精彩的综合类思想学术网站,如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世纪中国站(http://www.cc.org.cn/),如北大的中国学术城站(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index.php3),等等,限于体例和篇幅,只能忍痛割爱。绕是如此,本文依然是自己一次自不量力的远征,也就注定会有“挂一漏万”的可能。

  1、正义网学术频道建设:现状与未来

  应该说正义网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检察日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在检察日报网络信息中心的努力下,以及加上赵志刚先生个人的忘我劳作和许多精彩创意,已经成了国内最大的,人气最旺,功能最强的综合性法律网站之一。其中它的学术频道更是以高雅的品位,不断更新的内容,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和朋友的认可和赞同。

  正义网学术频道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快捷、迅速、直观等优势,并成功的实现了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和《检察日报》传统纸质媒体的互动。特别是界面良好,分类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常常会有曲径通幽的感觉。正义网学术频道设有专家说法、司法实践、检察论坛、经济广角、经济与法制、理论文摘等6个常设栏目。“专家说法”栏目遴选了检察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央视今日说法、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法制媒体上专家学者发表的较有价值的论文随笔,以及相关的访谈,这个栏目受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朋友的欣赏,使得我们可以更为快捷方便的了解法制传媒上的一些前沿动态。

  同时在正义网的推动下,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人民检察》(http://www.jcrb.com/ournews/asp/zazhi/rmjc/index.htm)也已经上网,部分文章可以直接访问阅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刑事法杂志》全文也已经上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也全文上网,这有效的降低了信息的交易成本,也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信息公开原则;不仅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也提高了检察实践的工作效率。

  正义网学术频道还开通了服务西部大开发论坛、新闻与法论坛、传媒与法律论坛等个性化学术论坛,这些论坛收录的文章不仅具有学理精深,而且文字可读,并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很有特色。正义网学术频道还有李永红等主持撰写的《法律的故事》专栏,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魏永征研究员的《媒介侵权法》专栏,李金声的《杂文随笔集》,李永君的《世风眉批》,林波的《法学前沿》等特色栏目,也深受读者好评。

  正义网学术频道中,还必须浓墨重彩记述一笔的就是《法律学人》栏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初已经为陈光中、应松年、漆多俊、赵秉志、黄进、陈桂明、何勤华等56名法学家开通个人主页,个人主页一般有学术历程、重要观点、代表论文、著作提要、学者新闻、最新动态等栏目。网络为传播法学最新研究成果,演绎法治思想和精神提供了平台,但是这些专家中,一部分是对最新的互连网络知之不多,另一部分是由于杂务缠身,或由于稿债不断,即使上网也仅仅是查阅资料去国外网站下载论文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正义网为其免费制作个人主页,并注明“主页所有文字内容的版权,归某某教授所有。检察日报正义网仅提供发布平台以及技术支持,其他网站和传统媒体转载、使用,应事先经过本人同意和授权,并按照稿酬标准支付相关费用。”这也使得学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义网还为行政法学者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教授制作了行政法论坛,法理学者吉林大学姚建宗教授,法理学者中山大学刘星教授制作了个人的法理论坛。应该说正义网推出法律学人栏目,不仅方便了用户,也方便了专家;这不仅是简单的推动学者上网,汇聚网络学术资源,同时法律学人栏目以及学术频道成为正义网的特色频道和亮点所在,为正义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高了正义网的学术品位和内在品格。

  2、各类法律学术网站走势散论

  2.1 法制媒体类

  这里面在国内较有影响的站大致有:法制日报站(http://www.legaldaily.com.cn/),人民法院报站(www.rmfyb.com.cn)。但正如法制日报站首页上方所宣示的那样,它虽然“跻身中国法律专题全球关键资源前五名”,但仅仅是“法制日报网络版”,除了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栏目,其他内容仅仅是把报纸全文上网而已。而正义网在和《检察日报》媒体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已经超出了报纸的内容范围,所以更加鲜活。但《法制日报》的《法学》、《法边闲情》等栏目还是不乏好文章。《人民法院报》网站的界面相对比较友好,首页有日期检索、全文检索、版面检索等功能。其他的法制媒体网站如《人民公安报》(http://www.cpd.com.cn/),《江苏法制报》(http://www.jslegal.com/)等等,不一而足。但总体来讲,法制传媒网站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绝对不能仅仅是报纸上网,而是要努力发掘更多的资源,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有自己的特色菜,自己的绝活,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机构网站类

  说到机构网站,我们会本能的首先想到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 ),这个网站最早是由北大法学院的赵晓力和强世功两位博士主持,改版之前的许多网页设计和栏目分类都来自赵晓力的创意,强世功提供了相当多的原创作品。但北大法律信息网本来访问速度很慢,前一段时间服务器交付263托管后,电信网的用户访问的速度大大提高。互联网上内容为先,北大法律信息网依托北大法学院一支雄厚的学术科研队伍,有大量的原创法学论文和随笔。其每周出版的电子刊物《北大法律周刊》受到用户好评。其法规中心、天问咨询、法律网校、法学研究、法学书刊、法律动态、信息广角等栏目也具有特色。其法学研究频道分为学术专题、法律讲座、法律学人、论文论著、学术随笔等栏目,更是北大法律信息网的精品频道。总体上讲北大法律信息网是一个不错的网站,它的最大缺点就在于其书卷气比较浓,许多文章随笔都是从学术论文的模子里面演化出来的,关注现实不够,关注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不够。

  其他的机构网站也越来越多,如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明理法律站(http://www.mylaw.com.cn/ )、中山大学法律系主办的法易网(http://www.laweach.com/)、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http://www.jrc.edu.cn/)、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http://ssfx.yeah.net)、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http://zysys.whu.edu.cn/interlaw/index2.htm)、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http://www.xmu.edu.cn/chinese/science/ieli/),等等。但是应该看到很多机构网站都是仅仅搭起了一个架子,而后来维护特别是更新不够,时间长了访问量就会越来越少,机构网站也不应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应该积累网络学术资源,增加互动交流,提供更为快捷更为经济的信息。而且,机构网站关键要办出特色,不能千人一面。从这点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它依托人大的民商法学科的雄厚实力,它的法律学人、法苑文萃、学位论文、法学前沿、法律书屋、判解研究、司法动态、台湾民商法等亮点栏目,而且不断更新,已经成为国内民商法领域最好的学术网站。同时浙江大学法学院最近开通的中国公法信息网(http://www.chinapublaw.com/),虽然是刚刚起步,也有望成为在宪法和行政法领域的优秀综合学术网站。

  2.3 学者网站类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学者网站或法学家网站可以说屈指可数,而首推的就应当是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的杨立新民法网(http://www.yanglx.com/),下设个人档案、学术历程、学术观点、文章精粹等12个栏目,其中立新说法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每日主持打理的论坛;虚拟法庭、网络法学院等栏目也可以说是极具新颖性和开创性。今天中国的学者网站数量还是在悄然增加,比较优秀的如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毛寿龙博士主办的《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站(http://www.wiapp.com),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杨玉圣副教授主办的《学术批评网》(http://criticism.tongtu.net/)等等。但遗憾的是法学领域除了杨立新教授之外,再就是最高法院民三庭庭长蒋志培博士主办的《中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http://www.chinaiprlaw.com/)似乎还没有看见多少精致有内涵的学者网站。其实我认为学者网站建立起来并不困难,即使学者本人对网页制作维护等技术不是十分在行的,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热心的学生和同道朋友,关键在于学者本人往往有盛名之累,作讲座,写文章,带研究生,申请课题,参加学术会议,还有不少学者成名之后多少都有一官半职,还要抽出时间来忙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据我观察,目前上网的法学家越来越多,他们上来之后,一般是运用搜索工具搜索文献资料,比如一些实证的新闻动态和研究素材,更多的搜索国外最新的论文和研究成果,接收一下邮件,至于维护主页,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这一点上说,正义网在推动法学学者上网上,作了一件大好事。但是如何调动起学者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个难题。

  2.4 个人学术网站类

  应该说个人法律网站,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了法律网站的主力军,随着网页制作技术的日益简化,比如随着号称“一个小时建成大型商务网站”的通途自助家园(http://www.tongtu.net)的出现,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实现了自己拥有网站的梦想。而个人法律网站,并不一定是学术网站。比如网友陈灼华主办的灼灼华法网(http://go3.163.com/~cnlaw/)、网友阿甲主办的律考排档(http://www.nease.net/~nhlaw/ )等知名站点,前者的特色在于网络法律人介绍,后者的特点在于提供律考信息指南,但这些不应该算作学术站点。法律网站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自己的特色定位,不是也不应该是一色的花朵。

  在个人的综合性学术网站中,资格最老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著名法律网友野山闲水先生主办的《中国法官》站(www.china-judge.com),这个站建立于1997年8月,该站已经成为正义网首页不多的个人网站链接之一,已经收集了将近3000篇文章,其分为最新资料、法律思想、法制回眸、司法文书、法院报告等十几个栏目。而且几乎每日更新,它的最新资料成为许多喜欢或需要进行法学研究的朋友的每日浏览的好所在。

  此外还有一些个性化的法律学术网站,比如老行者之家(http://www.law-walker.net/),就设有孤梦吟、所思所想、每日见闻录、课堂等栏目,而且他还除了法律论文随笔之外,每日更新的还有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笑话。再比如王琳的天涯法网(http://www.jcrb.com.cn/skyline/),分为法治评论、法治乱弹、法治沙龙、天涯梦寻等十多个栏目;再就是网友沈浪开办的以“关注法律,关怀思想,宁静致远”为宗旨的《法律思想网》(http://mylaw.tongtu.net/),也以关注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为法学引入流动之趣,哲理之思而成为时下个人法律学术网站的一道亮丽风景。再有云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董皓主办的《法学豆子》(http://douzilaw.yeah.net),收集了不少原创作品和性情文章,也是很有个性的网站。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不少网友将网络上的兴趣和自己的专业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较为成功的开办了一定数量的小型化和专业化的精品学术网站。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朋友网页制作,美工设计方面往往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互联网上内容为先,站长或版主的勤勉劳作,不断更新的法律资讯,苦心收集的学术讯息,赢得了越来越多网友乃至学者的访问和认同。

  在公法领域,办的最成功的应属范亚峰先生主办的公法评论站(http://www.gongfa.com),其宪政专题、法治专题、制度专题、美国宪政专题、普通法专题等作的相当有特色,网站每天更新,兼及中英文材料,尽管界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但依然是一个难得学术精品网站。再就是东南大学法律系顾大松先生开办的《大松行政法网》(http://www.dasong.org)。同时还有自己办的《行政法漫步》(http://adminlaw.tongtu.net),本站基本上按照行政法学脉络体系设有行政法序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济法、外国行政法、部门行政法、行政法评论等栏目,还有政府管制、制度理论、宪政视角、法理探微等特色栏目,已经收集将近200篇文章。但内容和版面都有待于大力完善和提高。

  知识产权类个人网站有智慧网(http://go6.163.com/~cnipr/)国际法类个人学术网站有(http://www.lawinternational.org/),正如它首页所写的“全面的中文国际法资讯”,确实是名副其实。总体来讲,个人法律学术网站,数量不算太多,质量也有待提高。原因在于什么呢,本来今天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个人“除了坚持我一无所长”;在商业法律网站、机构法律网站、学者法律网站悄然增多的今天,个人学术网站除了提供个人心灵上的愉悦,并且限定在自己专业和兴趣范围内作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是无法担当起来收集资料,整合网络资源等多少有些宏大的历史使命的。

  这篇文章写的多少有些凌乱,限于时间的紧迫和伤病的困扰。只好匆匆收笔,同时没有能够把商业法律网站的学术板块纳入讨论的范围,也没有能够对正义网学术板块建设提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好在文章的写作总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愿自己这篇不算太成功的作品,能够起到一个网络导航的作用。

  最后要说的是正义网的定位问题。正义网是媒体网站,同时也在逐步向商业网站过渡;她本身不是学术网站,但是她的学术频道为它增加了几抹亮色。最后让我用多少落入俗套的话结束全文,愿正义网的学术频道办得更好;让我们齐努力,待到来年再相聚,正义网将为我们展示更为美丽的网络法律空间!

  宋华琳

  2001年4月7日

  本文为为参加4月19日--23日正义网网友会及网站建设研讨会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