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网络世界与网络法

老行者之家-网络世界与网络法-网络社会与政治

网络社会与政治

作者: 阅读3739次 更新时间:2001-08-14

  进入90年代,网络化浪潮的迅速发展,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网络化世界,一个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或“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这种网络化的趋势,不仅渗透和影响到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政治领域。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网络政治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1.术语的提出。
  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其著作《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中提出了“虚拟现实的政治”的概念——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
  托夫勒在《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中指出:“第三次浪潮不仅仅是个技术和经济学的问题。它涉及到道德、文化、观念,以及体制和政治结构——正如工业革命摧毁了先前的政治结构,或者使得这种政治结构丧失意义一样,知识革命——以及它所发动的第三次浪潮变迁——将对美国和许多国家产生同样的效果。承认这一历史事实的政党和政治运动将生存下去。”
  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认为:在网络社会中,一组代码、一个角色符号,便成了身份的维持物。网络主体身份的这些特别的因素,使得我们在理解网络主体时,必须从一种新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平时所说的“身份”。
  霍华德·莱因古德提出了虚拟社区的概念——虚拟社区是指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霍华德·莱因古德还总结虚拟社区的一些特征,他认为:在虚拟社区中,有的社区与真实生活中的社区几乎一模一样结构复杂,既有社会等级,也有官僚制度。虚拟社区的主要特性如下:
  (1)虚拟社区无时空限制的非物理空间。虚拟社区将是扩展的、可以自由表达意愿和进行辩论的。在大多数虚拟社区里,都可以感觉到民主的精神。但是,等级也并非不存在。
  (2)虚拟社区不断扩展。计算机空间设计师约翰·廓特门估计,在五年之年,世界上将有几亿人“住进”虚拟社区。正如比尔·盖茨在其新著《未来时速》里所表示的:“在未来几年中,虚拟社区建设将是网络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网络政治学的内涵网络在民主参与、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政治所能要求的最高程度。
  2.产生的必然性。
  网络经济随网络发展而日渐成熟,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网络经济相适应,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必然会出现“网络政治”或称为“虚拟政治”。理由是:第一、网络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工具。政治的发展更多地依赖纷繁复杂的网络,而大量网络的获取、传递、利用,必须通过网络产业所提供的网络设施进行。第二、网络资源具有垄断性。对网络资源使用的不平等将出现网络及网络资源越来越集中到统治阶级手中的趋势。人们发现,在网络社会只要实现了对网络、网络资源、网络设施及产业的控制,就可以控制整个社会经济,进而达到对经济、对政治的垄断统治。第三、网络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网络产业愈发展,就会产生、提供更大规模的网络,由此推动政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网络社会政治的新特点。
  网络政治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它有一些新的特点:
  1.政治对网络资源和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随着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网民认识到:在网络社会中,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技术,谁就能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国家和网民的政治活动、斗争将更加依赖于网络及网络技术,并借助这些网络通讯较快的获得信息。这是因为:一方面,政治活动、斗争离不开网络及网络资源。网络及网络资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将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推动着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的发展又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所以,有人预测道:政治在未来的社会直接表现为对网络的争夺、控制、利用,政治将围绕网络流展开,网络网络就成为政治的“中枢神经”。据此,在网络时代,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手段将网络技术和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使国家机构形成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办公及管理系统。网络技术手段在政治领域的广泛运用,使社会成员参与政治活动将更趋广泛,政治的透明度增加,民主化水平提高,政治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增强国家对网络资源的控制,控制网络的传播方式,也就是传播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的网络。  2.自由性。“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着网络社会。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选择网络,上载、发布网络,其间一般没有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和核查系统,人们不必面对面(face to face)直接打交道;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地域设卡、设点管辖和控制的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非群体化社会开始增多。根据托夫勒夫妇的观点,为了应付网络社会的挑战,需要重新思考一些我们未来的政治生活。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超越工业社会后,由于非群体化社会开始增多,动员多数人变得越来越困维等。
  3.虚拟性。网络社会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虚拟空间(Cyber Space)为基本的技术支撑。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人们的行为变得“虚拟化”和“非实体化”。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时空压缩化”特点,国界和地域的概念将成为历史。我们知道虚拟现实具有模拟性、互动性、人造性、身临其境、远程展示、以及网络化交往等特点。它架构了网络政治学的环境资源。从虚拟现实出发,引伸出了虚拟社团、虚拟共同体、虚拟城市、虚拟国家等网络政治学的基本要素。因此,许多人认为如何正确地认识网络资源及网络,把握虚拟性特征十分重要。
  4.网络资源的使用使网络的阶级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根据网络和网络资源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及大部分社科类的社会意识形态类的网络和网络资源。这类网络和网络资源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为特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其阶级性表现的最直接、最鲜明。另一类是诸如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及商品网络等非意识形态类的网络和网络资源。这类网络及其网络资源并不具备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之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因此这类网络及网络资源没有阶级性,或阶级性表现的不鲜明,但这类网络及其网络资源完全可以被一定的阶级所利用,并为其服务。可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什么样的网络资源使政治斗争更为直接尖锐。现在世界各国已将“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网络和通讯技术为主体的网络技术”看成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变革、国家安全乃至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技术。将网络技术和资源作为重要战略技术,使其为国家和阶级服务是顺应网络的发展。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网络技术和资源的利用使网络的阶级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5.网络的开放性导致政治更加开放,在政治活动、斗争上表现为不断趋同、求异,复杂多变。第一、政治活动、斗争趋同。全球网络网络系统的形成,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人们的交往扩大到全球范围,形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各国、各地区在政治上的联系日益广泛,政治将随着经济开放而更加开放,网络网络使国界和地域的概念逐渐消失,经济的国际化与政治的国际化相互促进,各国在政治上的联系日益加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既相互依存,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逐渐溶为一体。第二、政治活动、斗争求异。网络作为政治斗争的锐利武器将无情地导演着先进国家的兴盛和落后国家的衰败,而世界各国结合自身的特色,也在网络上开辟本国政治的一席之地。第三、政治活动、斗争将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由于网络技术和资源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不得不不停地在网络上采集、存储、调用、处理、使用它们,以适应政治发展的需要。可见,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对网络技术和资源的依赖性使政治活动、斗争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二、网络社会对政治产生的影响
  21世纪,对网络资源与技术运用的产业将成为世界各国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对政治领域将产生许多重大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大为减少,从而有助于精简机构,强化职能,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而政治效率的提高将主要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由此导致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向知识、网络方面倾斜,将有更多的国家机构工作人员从事与网络有关的工作。
  第二、政治活动、政治斗争将更多地跨越国界、地域,各国在政治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借助全球网络网络系统,在本国可以对他国进行侵略、颠覆、讹诈、威慑、施压、封锁、制裁、人权干涉。对他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这些斗争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以无纸、无物资消耗、无人员牺牲的方式进行的,真正是“无硝烟的战争”。政治活动、政治斗争将在全球范围内不分远近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各种政治组织对各种网络的反映更为灵敏,快速地进行决策,并通过网络网络作出相应的反应。
  三、我国发展网络政治的几点对策
  网络政治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一国的政治生涯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所以我国应该重视网络政治,不断探索出我国的网络政治发展的模式。笔者以为以下三点是发展我国网络政治的当务之急。
  1.紧跟世界步伐,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
  笔者认为,在网络社会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民主有:(1)远程式民主。这使网络政治民主中最主要的形式。由于网络政治的无国界、无地域、无地区的特征,使得全球各地相同目标、兴趣相近的个体,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往,参与民主政治的各项活动。它使人们在家里甚至在当地社区就可以参与讨论或者参与政治过程。这给政治理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更给现实政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半直接民主。它是依赖代表和依靠人们自己的混合。但从长远看,现在少数代表的决策权将随着新的体制和新的技术的出现、网民民主意识的提高、远程式民主的广泛运用和网络政治的出现与发展,而不得不逐步回到选民手中。(3)参与式民主。网络社会中网民的参政、议政意识越来越强烈,同时,网络的快速、便捷、价廉大大降低了全民参与的社会成本。所以,不论是大众参与的需求方面,还是技术和成本方面,参与式民主都成为现实政治的有力挑战。
  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要问题是:我们必须紧跟世界步伐,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迅速,我们必须紧跟世界上网络发展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加快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的网络政治服务。另一方面,网络、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不仅为我们科学地决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让我国尽早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民主决策体系,使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社会生活管理进一步民主化,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而且,网络技术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的手段。运用网络手段、设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管理国家事务、文化事业、社会公共事务、参政、议政,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提高我国网民的网络素质,努力推进网络理论建设。
  第一、提高我国网民的网络素质。
  网络素质应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必要的对网络的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很难想像在一个计算机盲、网络盲的国度里实现网络化,也很难想像让一支计算机盲、网络盲的干部队伍去管理、参与网络时代的政治。另一方面是应用网络、创造网络的能力。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就需要不断发展网络思维能力,从而从政治上把握千变万化的网络。网络时代的干部队伍,必然是人、网络和政治高度溶合的队伍,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在网络时代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创造、掌握网络的毕竟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时代的政治实际上是人的智慧、人的知识网络素质的较量。我们要充分认识提高干部队伍网络素质的迫切性,加强网络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干部队伍,为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奠定基础。
  第二、努力推进网络理论建设。
  首先,要继承和发展马克主义。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进行对敌斗争的理论武器,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不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过时。在对马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上,我们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解释网络社会的各种问题,为网络时代国家的安全、稳定创造理论条件。网络时代的各种网络载体上传输的各种网络,都是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利益和意志的反映,大多带有政治色彩。网络时代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控制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随着人类进入一个新的网络时代,人们必然会产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渴求。国家与国家、阶级与阶级、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较量必然会在一个更新的理论层面展开,必然要使用大量的网络,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理论建设既要超前,又要创造。如关于网络的商品性、网络价值问题、网络与人的意识、网络的物质属性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发展。
  3.努力研究和探索网络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模糊识别、控制技术等技术群得以广泛运用,我国原有的政治、法律、法规体系就必然要适应网络化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完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探索如何对我国原有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对我国网络化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我们既要实现网络化,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目前,随着网络化的加快发展,一些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犯罪,破坏网络资源,非法窃取情报,进行恶性透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传播不良文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破坏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等等。这些都是严肃的政治问题,需要我们从政治的高度去加以认识和规范。加强网络理论建设是时代赋予理论工作者的新要求,我们要以网络实践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推进我国的网络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潘伟杰、余波:《信息革命的政治挑战和理论困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3期。
  2.张青松:《虚物主导性与唯物论第四形态探讨——兼谈知识经济的深层与高位界定》,《理论探讨》,1998年第5期  3.华农心、韩旭:《重构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一点设想》,《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4.宛玲:《信息网络化、人才与信息素养》,《情报学报》,第18卷(增刊),1999年3月。
  5.魏世中:《信息、息技术与政治》,《新视野》。
  6.刘文富、顾丽梅:《网络政治学解读》,《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11期。
  7.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