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老行者其人其事

老行者之家-老行者其人其事-山中的小屋

山中的小屋

作者:老行者 阅读11100次 更新时间:2004-10-15

现实生活中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在山中营造一个小屋,可以倚栏倾听山间小溪潺潺的水声,可以举目远眺清晨薄雾朦胧的山色,让夕阳的霞光揉杂着清风将心绪吹乱,任凭静夜的虫鸣伴随星光洒遍四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欲望会平和许多,思考会多些。若有路人、好友偶尔前来,茗茶论道,则海阔天空,清爽宜人。

现实中的梦不易实现,于是在网络中找了个地方成就自己的梦。这就是“老行者之家”。

建站有些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站的访客越来越多。网站花了五年时间迎来第10万个访问量,从10万到100万访问量花了一年时间,而从100万到200万只用了5个月。访客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网友问老行者,为什么要办这个网站?

确实,老行者之家虽然开有众多的法律栏目,但作为法律专业网站显然不够格。经常有学生网友们告知老行者,他们是因为所在学校老师的推荐,才来到老行者之家的。老行者很感激这些素未谋面甚至没有交流过的同仁,但也很担心自己多少辜负了这些教师网友的厚爱。网站对法律热点问题的跟踪并不及时,更少有法学大家们前来捧场助威。以至于常有网友指责老行者不够尽职,网站没有准备好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资料。老行者之家的论坛,也似乎总是不温不火,人气不旺,专业性也不强,难得见到法律高人在那里浪费笔墨。对于各类的法律咨询,似乎反应也不够迅速。这些都令不少网友们大失所望。

那么,为什么还要开办网站呢?不为别的,只是为自己找块清静的地方,找个与聊友们淡泊名利地谈天说地的场所,用自己的专业内容与兴趣点来充实这个场所,吸引同道之人偶尔驻足。

网友草籽有个帖子,称“老行者之家=小龙女的屋”。他虽然“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一个咪咪眼的小和尚和两个呲呲牙的大海盗一起同在‘老’、‘行者’的屋檐下?”但还是觉得,“老行者之家没有一般的法律网站剑拔孥张的气势,倒是时不时地弥漫着一阵阵淡淡的芝兰馨香”,“别的地方的人喜好磨刀霍霍剖解时局,铿铿锵锵左冲右杀,而这里的人多钟情于拾起前人的路标,孜孜不倦地想个好久。”网友“‘法’中论见”说,“的确老行者之家有时显得很冷清,不象很多论坛讨论那么热烈,”但“清幽足以形容这儿了吧。”

是的,除了网站Logo的“大海盗”与“小和尚”让人琢磨不透外,网友们对老行者之家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老行者之家创办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夺网友的眼球,更不是为了让其成为知名网站。它只是网络上的山中小屋。在淡淡然的网站建设中,老行者结识了不少东西南北及海外求学的法学同仁,也与许多非法学的志同道合的人士结为网友。记得去年,老行者在澳门,与几个在那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朋友一起吃饭,互换名片时,对方无意中看到老行者留下的网址,高兴地发现其实网上相识已经很久了。这让老行者很是开心。

网友们与老行者交流时,常问老行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老行者不将自己的真实身份表明?二是为什么网站上只看到老行者的杂文、散文及哲理小短文,却很少看到老行者的法律专业文章?

觉得没必要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主要是因为自己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俗人。另外,因为办站的目的不是为了扬名,只是为了交流。网友们冲浪之余,路过一间干净的小屋,歇脚饮茶,看看屋里的摆设,与屋主闲聊几句,是否知道屋主的身份似乎并不重要。所以也请网友们原谅,网站上出现的资料、文章及论坛帖子均隐去了可能直接表明老行者现实身份的内容。

网站上除了一些思想杂文外,很少看到老行者的法律论文,是因为老行者对人生的感悟比对法律专业的领悟要深。对于人生,老行者已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标准,可以试着用自己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所以这方面的文章相对而言有许多自己的东西,可以供大家分享与批判。而对于法律专业的研究,老行者虽然从实务到理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打磨,但觉得还没有示人的勇气。老行者曾说过,工作的头五年只让自己成为一个许多人认可的教师,第二个五年让自己成为一个许多客户认可的律师,准备再花十年让自己成为许多人认可的学者。现在还在学习阶段,虽然期间也在发表论文、编写教材、翻译专业书籍、写专著,但感觉还没到在法律专业上悟道及讲道的阶段。所以,现在网上基本上看不到老行者在专业方面的浅陋之作,偶尔有的,用的是真名,也与老行者联系不在一块。也许十年后,老行者建立起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体系时,会将自己的专业心得与大家分享。

至于,网站Logo中“大海盗”与“小和尚”的含义,姑且卖个关子,且听以后分解。

<此贴子已经被老行者于2004-10-15 12:04:1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