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关于P的证明
戴维森(Davidson)关于P的证明:让我们作出一个大胆的猜想“P成立”。
华莱士(Wallace)的证明:戴维森作出了下述大胆的猜想“P成立”。
格吕鲍姆(Grunbaum):因为我在以前的论述中一再声称“P成立”。
普特南(Putnam):某些哲学家基于Q论证非P。列举出此项论证中的各种错误,是一种有趣的练习。(这太没劲了,不是吗?)所以P成立。
罗尔斯(Ralws):如果能从自明的前提中演绎地推导出P,那么一切都好。不幸的是我并不能提供这种证明。于是我将不得不满足于来自直觉的证据而支持P。
翁格(Unger):设想非P这种情形。由此可以得出,某人知道Q。但据我观察,没有人知道Q。于是P成立。(翁格确信,你将此论证说得嗓门越大,它就越有说服力)
卡兹(Katz):关于命题P我找到十七条论证,我知道其中只有四条声称非P,所以P成立。
刘易斯(Lewis):多数人发现非P完全是显然的,当我声称P时他们投来不信任的目光。但是事实上,“他们发现非P显然”是没有论证的,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我不知道如何反驳一种不信任的眼神。所以P成立。
符德(Fodor):我对P的证明基于下述几点:1)Q;2)R和3)P。由这几个前提就可以演绎地推导出P。有些人可能发现第三个前提是有争议的,但是很清楚,如果我们用其他任何合理的假设代替它,论证会同样有效。
塞拉斯(Sellars):不幸的是空间有限,我不可能把关于P的证明列在这里。不过,此证明的重要部分可以从所附文献的每一篇论文中找到。
伊尔曼(Earman):具有四维克莱因瓶(Klein bottle,拓扑学术语)时空结构并且其中没有物质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存在多个解。对于每一种这样的时空,非P的主张都是错误的,因此P成立。
古德曼(Goodman):扎布道夫斯基(Zabludowski)基于某些声称的反例而暗示我的论证P是错的。但是这些所谓的“反例”取决于对于我的论证以一种显然非意欲的(not intended)方式作出解释,而我希望(intended)我的论证并不出现反例。因此P成立。
克里普克(Kripke):我这里给出一个证明纲要。某些哲学家证明非P成立。但是他们中似乎没有一个人作出了比直觉更令人信服的论证,而直觉上那是错误的。因此P成立。(作者注:此纲要是应编辑的要求而从一次演讲的打印稿中匆忙抽取的。因为我甚至还没有机会在出版前修改这个初稿,所以我不能对论证的(印刷版)中的漏洞负责,也不能对匆忙准备的打印稿中的错误和不完善的推理过程负责。现在,我似乎发现这个论证有一些在我撰写它时我并不知道的问题,我并不想在此讨论这些, 但这与人们在各种场合对我的批评完全无关。所有的批评都误解了我的论证。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的论证似乎预设了(直觉上不可接受的)双重否定原则。但是很容易以某种方式作出修正,使得避免使用这样一条推理规则。我希望在另一部专著中进一步展开这一论题)
鲁特雷(Routley)和迈耶( Meyer):如果“Q与非Q的合取”是真的,那么关于P存在一个模态。所以P成立。
普兰廷加(Plantinga): P—>P是一个模态定理。P必然为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P成立。
奇少姆(Chisholm): P是自我表达的,所以P成立。
莫根贝舍(Morganbesser):如果不是P,那是什么?难道可能是Q吗?
2.问题与答案
某著名经济学家回中学探访母校,很想知道现在的期末考试都是怎么出题的。他吃惊地发现考试题与20年前完全一样,他问为什么。中学老师说:“问题一仍其旧,只是答案在不断改变。”
3.哲学定律
哲学第一定律:对于每一种哲学观点,都至少存在另一种与此不同的观点。哲学第二定律:它们都是错的。
4.市场万能
问:换一个电灯泡需要劳驾几位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答:一个也不需要。如果灯泡需要更换,市场则早已做好了。
5.博弈
两个警察正在讨论抓小偷的问题,其一开始计算最优追捕组合战略,另一个表示反对。“等你算完了,贼早就跑掉了。”这位博弈论出身的警察说:“别急,你也可能还未计算完跳跑战略呢,不是吗?”
6.理由
问:你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答:失业时,我至少知道那是为什么。
7.经济学
问:什么是现代经济学?答:经济学是现代科学中独一无二的领域,在其中说相反东西的两个人竟可以分享同一个诺贝尔奖,如马尔代尔(Myrdahl)和哈耶克(Hayek)。
8.经济学教授
某教授要结婚,他去珠宝店为未婚妻买结婚戒指。店主告诉他可以以优惠价20美元将未婚妻的名字雕刻在戒指背面。教授立即阻止:“但是这将降低它的转售价值!”店主十分吃惊地说:“您怎么能这样说话,先生,您是个小贩吗?”教授回答道:“我是一名经济学家。”
9.排中律
三个计量经济学家外出打猎,遇上一只大鹿。第一位扣动扳机,但未击中,左偏了一米。第二位计量经济学家随后射击,也未打中,右偏了一米。第三位先生没有开枪,但是却胜利地欢呼道:“我打中了!我打中了!”
10.特征
问:当两个经济学家一起散步时,你如何从后面准确识别出哪一位是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答:那位随机行走(walking randomly, random walk为一数学/物理名词)者便是。
11.职业
哲学家并不解答问题,而只是制造问题,因为他们知道答案是什么。答案是:因为有人问到这些问题。
12.历史
历史系罗伯特挖苦哲学系的安德鲁道:“哲学根本没用处,哲学乃没折了才学也。”安德鲁回敬道:“其实历史更没劲,历史就是现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而历史学则是研究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学问,我的话至少literally correct(即字面上正确,圣经解释学及法律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