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私人档案:
北大教授+业余围棋二段+专业排球裁判+一个好人+文学爱好者=一本有趣的书
孔庆东,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旁系传人,是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有出色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其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愤世嫉俗。《北大往事》中的那篇《47楼207》令其文名不胫而走,随后取名《47楼207》的文集火爆登场,接下来《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本本畅销,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不修边幅”,可接下来,你一定会被他的幽默逗乐。有人戏言孔庆东是“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和“北大的马克.吐温”,几分夸张,几分睿智,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带给他文字的持续生命力。调侃人生,以戏谑抵抗世俗,孔庆东的确“文如其人”。
近日,孔庆东先生应新浪文化邀请做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其间,孔先生话题触及韩国、世界杯、文坛方方面面,纵横捭阖,谈笑自如,特别对北大的人文精神做了一番独到的注解。
一、韩国的儒教和美女
1、韩国的儒教精神
问:孔老师新书《独立韩秋》中有很多在韩国的游记、随笔,我想您作为一个访问学者,到韩国,对韩国的文化一定有深入的研究和见解,能跟我们谈谈儒家或者是儒教在韩国处于什么样的情况吗?
孔庆东:全球化、现代化的危机当中,每个国家都要考虑找自己的精神支柱,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儒家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在韩国很多人都直接使用儒教这个词。
比如说儒教讲秩序,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韩国做得比中国明显多了。两个同学,同一个年级的,一个班的,只要生日大一天,那么小的就归大的支配。让买包口香糖,就得给他去买,如果不买,别人就会认为他是没有规矩的人。而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属于封建礼教,中国的儒家思想是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上,而不是等级。
2、我眼里的韩国人:不屈服的男人和刀下的美女
问:您对很多的韩国人是特别不客气的,大加批评,能不能公平的、理性的客观地说一下您眼里的韩国人?
孔庆东:古代韩国人和现在的韩国人是不同的,古代韩国人和中国的其他民族人差不多,觉得很像东北人和山东人,脾气火爆一点,爱憎分明一点。但是近代以后,发生了变化。韩国人的反抗性特别强,韩国人的反抗,不屈服,从体育比赛当中就能看出来;有一些不好的方面,就是对外来的人和文化,他怀有一种本能的戒备。
问:可以谈谈韩国的美女吗?韩国的女孩子可以说是非常艳丽,我们在韩剧里面看到的个个都貌若天仙,是这样吗?
孔庆东:我去韩国之前很多人都跟我说,说韩国的女孩子是最漂亮的,我去了之后,我交了很多朋友,也看了很多的材料,我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韩国的人种和东北和山东差不多,所谓漂亮不漂亮的比例跟我们这儿是非常接近的,或者用我个人的感觉,天生丽质的比例不是那么多。
但是有一点,韩国的化妆品非常多,我们看到韩国大部分的明星都是经过整容的,我有一篇文章,《刀下出美人》,他们不是割个双眼皮什么的,而是大动干戈,什么都可以变。
对于这个问题,韩国也有争论,一种认为是美应该发自内心,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美貌也是竞争力之一,纳入到竞争力里面,这也是很现实的。
问:您在韩国的时候是梨花女子大学的教授,能谈谈韩国女子跟中国女子的地位相比怎么样?
孔庆东:梨花女子大学是非常大的一个学校,培养的都是走入上流社会的妇女,学生都很自豪,能进这个学校,就是上流女性了,总体趋势是这是非常骄傲的一个学校,非常有地位。但是韩国的妇女是不工作的,这只是他的一个价值,是她将来嫁给议员的身份。男女平等不是一个口号,男女平等首先要女性有经济权,你要丈夫来养活,男女平等就是空话。
二、北大的精神魅力和不足
问:孔老师写了很多跟北大有关的作品,比如说《北大往事》,《47楼207》,您有没有觉得自己身为一个北大人有什么比较特殊的想法、感触?
孔庆东:现在回想起来,北大四年,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北大四年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现在回过头来,换了一个环境再想,北大给我们的不是一种知识上的滋养,而是精神上的一种培育,教会了我们一种生活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北大的一位教授谢冕说的“精神的魅力”。
问:北大是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世界的排名看来不是尽如人意,您觉得北大还可以进一步做哪些工作?
孔庆东:有雄心壮志是很好的,但是要先看世界一流大学要有哪些条件。问题是一些硬件,不要和英美的大学比,就和亚洲的几小龙新加坡和韩国比一比。我到韩国一看,所有的大学里,楼道里一排排的电脑,电脑比学生多,你要建一流的大学,不能说光谈奉献精神。
对很多在校的老师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研究的风格能不能做到兼容并蓄,能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也非常重要。作为北大人,希望它更好。
三、中国缺少批判大师
1、我永远赶不上钱钟书
问:《47楼207》这本书出书以后,受到了很多人的非常热烈的赞许,甚至有人说您是另外一个钱钟书,您怎么看?
孔庆东:我前天正好在北大的一个几百人的课上讲过钱钟书的一篇散文《说笑》,我首先是非常佩服钱钟书的,钱钟书学富五车,我是永远赶不上他的,钱钟书学问非常高,看得非常透,他的幽默带有俯视人生的意味。
我没有他那么大的学问,也没有那么大的胆量,我讽刺幽默的角度站得没有那么高,有很多的讽刺幽默同时是可以反躬自省的。我讽刺的对象也包括了我自己,比如说北大人有什么样的毛病,其实也在说自己,这是我和钱钟书等大师不同的地方。
2、中国缺少批判大师
问:现在社会针对您的书的风格,《47楼207》、《都日的北大》诸如此类的,认为现在社会不缺乏幽默人士,而是缺少批判大师。
孔庆东:我觉得幽默和批判可以结合起来,有很多话可以直接说出来最好是说出来,但是有一些话不能直接表达出来,直接表达出来可能会受到伤害,怎么样把话说出来是重要的,幽默是把意思表达出来的一个好的办法,其实如果百分之百都可以表达的话,那就没有语言艺术了。
四、我的教育观:学一点坏,是人生的底色
问:您在书里屡次提到您的孩子阿蛮,可以跟我们讲讲您家里的情况吗?
孔庆东:我家里很平常,我夫人也是一个老师,我的孩子是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在各个方面表现得都很平常,智力、身体都很平常,他属于比较中庸的一个孩子,这也恰恰是我所满意的。
从我的人生经历上,我希望孩子小的时候越普通越好,越平常越好,接触三教九流的孩子越多越好。要学一点坏,这叫人生的底色。就跟红灯记里说的,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这也是我的教育观。
五、酷评余杰和王朔
1、千万别说余杰是王小波第二
孔庆东:余杰有很多读者,但是也有很多被误解的地方,比如很多人认为我是写幽默文学的,余杰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属于写锐利的批判的文章的,他是有一些尖锐的批判的文字是很好,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些抒情性的文字,读者注意得不够。比如说他写的《今夜飞雪》这些可以归为美文一类的,我觉得这一类也很好。
千万不要说余杰是第二个王小波、大陆的李敖什么的。
2、王朔:对错对他没意义
孔庆东:王朔本人并没有过多的痞子气,他挺老实,挺温柔的,而且多少有一点自卑感,他自己没上过大学,所以对别人总是请教的口吻,他写小说很锐利,攻击一系列的名人,并不是因为对这些名人有什么看法、仇恨,只是一种写作的策略。
北京的溜冰场,看谁玩得漂亮,觉得不忿,就拿起一个板砖扔过去,其实两个人没有什么仇。他攻击金庸,两个人都成了焦点,金庸只回了他一篇文章,就再不发言了,王朔也躲一边看笑话去了,他不是学者,他把话说出去,就已经成功了,对错对王朔都没有什么意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答客俏》·鲁迅·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