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生活

老行者之家-校园生活-大学排名与认真教学

大学排名与认真教学

作者:邓正来 阅读4131次 更新时间:2006-07-21



最近最吸引我的是这样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所发表的《建议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时应当考虑的首选大学的名单》。这篇文章指出,“希望接受最好教育,将来成为中国一流法学家,按《中国大学评价》法学院排名选择学校。前5名是: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法学院榜上无名。第二篇文章是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根据“校友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人数”、“员工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人数”、“高引用率研究人员人数”、“《自然》和《科学》论文数”、“SCI论文数”、“教职人员平均学术表现”等指标而发表的《2004年世界大学排名》,其间指出吉林大学排名400名以外。第三篇文章是关于2004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的,该文章指出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有17所,而其中也没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当然,这三篇文章的发表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我认为,它们的发表至少可以从某个方面促使所有吉林大学的教师、尤其是法学院的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吉林大学的现状。但是,这一点意义并不能够遮蔽这两篇文章所隐含的更大的问题,因为我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主要应合了中国当下全力争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意识形态主张,也迎合了那些主张“大干快上”、“规模办学”、“指标第一”、“学术数量化”的观点。在我看来,当下盛行的这种争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意识形态主张是颇值得我们反思的。毋庸置疑,这里的问题很多,而且也都很重要,但是我认为,与大学性质勾连最为紧密的乃是它对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这种意识形态所主张的那些参考指标,因为大学教育中的核心工作即教学工作衡量困难、见效奇慢而甚少与教学工作紧密相关。正是这一点,致使中国当下的大学里出现了种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情形:大学教师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数量居然成了一个大家不得不关注的普遍问题、教授忙于课题“公关”和重点“公关”而无暇为本科生和硕士生上课、教授不给学生上课但却到处在社会上兼职、博士生三年基本上处于无人教授的“放羊”状态更是一大问题。


的确,“一流”大学是诱人的,而且也是极有意义的,但是它的意义在我看来至少在于它一定在教学方面极有助于各级学生的学习。如果“一流”大学或“一流”大学的争取,无益于各级学生的学习,那这样的“一流”大学是否还能够在基本上符合大学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的性质呢?


因此面对这种情形,我认为,与其临池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而这张网就是大学之本的认真教学工作。真希望能够从吉林大学开始,从吉林大学法学院开始,逐渐养成一种认真教学、塌实育人的“大学之风”,进而使吉林大学或吉林大学法学院首先成为一个在教学工作方面能够对各级学生最具意义的大学或学院。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