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偶得及所思所想

老行者之家-学习偶得及所思所想-我看《色·戒》

我看《色·戒》

作者:老行者 阅读8082次 更新时间:2008-06-12

节假日里,遇到《色·戒》。读书或看电影其实是一个与作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所以阅读与欣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交流对话的过程。一直相信一个观点,书海无涯,你无法看完这世界上所有的好书,最初学习阶段,你能有选择地读那些奠定你专业基础或价值观基础的书。之后,则只能在书山文海中随缘遇上有感觉的东西,随机地阅读与交流。就如在人海中与人交往一般。

《色·戒》引起轰动的应该是那几场性戏吧,内地公演时欲盖弥彰地将其删节,更引起人们对梁朝伟、汤唯为艺术献身程度的兴趣。纵览各方评价,对影片的各类影评多集中于此。《色·戒》上演快一年了,人们最初的热情已经淡去,此时再看此片,按朋友的观点就是过时了。在热闹劲过后,看电影的感受应该比较客观,时间的距离让你没有了时尚的狂热和外界评论下的心理暗示。此刻谈谈观感,也与赶时髦无关。

思想艺术类片子与娱乐类片子的侧重点不太一样,有三个层次可以看,第一层是电影故事,第二层是电影故事背后的思想,第三层是电影故事与时代和历史的联系。下面就从这三个层次来看《色·戒》。

《色·戒》的故事主线很简单。漂亮女学生王佳芝在日伪时期因战乱从沦陷的广州来到香港读书,也是学校话剧社的当家花旦。她喜欢的男生,邝裕民是个热血青年想为民族大义做点什么,她凭着懵懂的感情也参加了。青年学生们想施美人计来色诱、暗杀汉奸易先生,王佳芝扮演麦太太找机会接近易先生。随着事情的进展,王佳芝不得不预先学习性经验以便取悦易先生。但她甚至不敢提出让邝裕民与自己开始性的经历,而是任由同志们的安排,与有过嫖娼经验的同学梁闰生发生关系。后来,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杀计划流产,留下身心俱疲、牺牲了自己却没有得到肯定的王佳芝。

两年后,王佳芝又被邝裕民找到,让她继续帮助完成暗杀任务。再次扮演麦太太,易先生与王佳芝之间有了性的交往。此时的王佳芝走上一条不归路,虽然她在为暗杀易先生创造条件,但背后却得不到同志们的尊重与肯定。而与易先生的情色交往,尤其是易先生不惜重金给她买钻石戒指,让她感到了易先生对她的好,在暗杀易先生的最关键时刻,通知了易先生。最终的结果,王佳芝与那些热血青年们一起被易先生的组织抓获并枪决了。

《色·戒》体现的思想值得玩味。这个故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观感。女性观众可能会用王佳芝的经历感叹女人的“重情”。王佳芝为了情(心中对邝裕民的暗恋,所以参加他的事业),不惜委身于一个猥琐的嫖妓男人;王佳芝为了情(在得不到同志们的肯定和尊重下,感受易先生对她的好),不惜去救一个汉奸而搭上自己和同志的生命。女人为情所左右的无奈与悲剧,应该也是原著张爱玲想表达的。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故事看出了春情萌发女学生的幼稚和缺乏独立性,并非出于信念就参加了“除奸行动”,并非自愿而服从别人的安排,充当色诱工具而献出自己的身体。在冷酷和粗暴的情色交往中,竟然因为一颗钻石戒指而认定易先生对她的好,最后违背初衷的背叛行为,牺牲了战友也让自己成了易先生的刀下鬼。而李安对《色·戒》的理解似乎另有他意。中文的“色·戒”容易联想到对情色欲望的限制,即“戒色”。而其英文名很准确地反映了李安的理解,“Lust, Caution”,即“情色,警惕、警告”。这里的“戒”并非禁止或限制,而是“戒备、警惕”。“色·戒”是要警惕情色的诱惑会让人的思想动摇。王佳芝因为情色的诱惑走上不归路,又因为情色的诱惑而背叛自己的初衷。易先生因为情色的诱惑丧失了专业的警惕性,身为特务头子的他差点成为别人暗杀的对象。然而生活是矛盾的,情色的诱惑让人动摇是一种悲剧,抛弃情色的邝裕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剧呢?

《色·戒》的故事进不了历史,它只是借助那个时代的特殊故事在否定与警告(Caution),但其所体现的思想不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特征与人们的追求。

看完《色·戒》的三个层次,可以谈谈对这部电影的观感。

从作品结构上说,《色·戒》算不得一部上好的电影。

《色·戒》结构上的不足有两方面。一是层次的缺失。思想艺术类题材的作品,没法让人感悟那个时代的精神特征或追求,注定了作品的浅薄和苍白。以最近的四川地震为例,如果新闻报道或艺术作品的创作只是让我们了解天灾的可怕、生命的渺小及死者的悲惨与生者的痛苦,警醒人们对地震的防范,这些只会让我们心存恐惧与不安,却不会感动和激励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在惨痛的天灾之下感动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灾难面前战胜恐惧与痛苦的勇气,我们看到了关怀生命的大爱,是勇气与大爱让我们在感动中继续生活下去,所以“活着,就要好好地活下去”的地震故事走进了历史。《色·戒》仅是让我们看到情色对生活的误导,却没有告诉或引导我们如何让情色为生命或生活增添美丽。二是故事演绎上的冗长和沉闷。好莱坞电影讲故事最常用的3S手法(Surprise,Suspense,Satisfaction)被李安放弃了,二小时三十八分的电影,以平淡与慢节奏的方式在演绎那个不算复杂的故事,固然期间穿插了几场床上戏让人在沉闷的观看中感官获得一点刺激,但演绎出来的故事不够吸引人。所以,《色·戒》算不得一部上好的电影。

从故事安排上看,《色·戒》算不得一部上好的电影。

从东方的艺术观点来看,一直觉得王家卫的影片比李安的影片艺术性要强些。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以华美飘忽伤感的镜头,诉说着相逢恨晚的花样年华里的错爱,将东方含蓄、优雅、小家碧玉的美诠释得淋漓尽致。而李安比较会讲故事,他的故事主线很清晰,一般人容易看懂。但在此片中,《色·戒》的故事讲得不够精彩。如果李安对作品的理解确是出于警醒情色的诱惑,其故事安排上应该要突出情色诱惑的作用。床上戏是情色诱惑的最好说明,梁朝伟、汤唯也可谓牺牲色相来献身艺术。但那几段床上戏,易先生的粗暴和冷酷的性行为令人感觉麦太太只是其发泄的对象,王佳芝则只是利用身体工具在完成任务。感受不到性的美好与诱惑,则很难解释情色何以动摇两人的行为准则。王佳芝为什么在那个贞洁观如此重视的社会里能在众人(包括自己心宜的对象邝裕民)的眼光中,让自己献身给一个委琐的嫖妓男人?究竟是信仰还是她对邝裕民的情在影响她的决心,如果是后者,她又何以甘心失身别人。电影的故事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突出情色诱惑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解释王佳芝为什么会对易先生有好感?原著中王佳芝的行为未获得同志们的尊重和肯定,尤其是不被自己暗恋的邝裕民肯定,当成工具的失落感与易先生虽然粗暴、冷酷但还是有点投入的关爱之间的反差,这才是她迷失自己的原因。而电影故事对此显然忽略了。至于易先生老奸巨滑的特务头子(个人感觉,让秃顶的葛优来演狡猾好色的易先生会比忧郁的梁朝伟合适),接触的女人不少,什么特殊因素会被王佳芝迷惑到丧失警惕,本来也应该是电影的精彩之处。但这些在电影中都只是一带而过,不免有遗憾。

因此认为,《色·戒》虽然轰动,但充其量只是部可以看的片子,并非上好。


<此贴子已经被老行者于2008-9-24 20:57:2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