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读罢甚许,谓此为人生之一种境界。
“入而藏”是指深入地潜藏,与世隔绝,息隐山林,以求得生命及人格的完整。“出而阳”则是指显扬地表露,张扬自我,以求得周遭的认同、自我价值的体现。用人生哲学的眼光,“入而藏”显然是一种出世的人生观,为求精神的超脱,只好舍弃世俗的生活,远离众人,孤独地老死于山林之中;“出而阳”则是另一极端,生命价值的砝码掌握在世人的评价之中,尽可能地迎合世俗,在众人赞许的氛围中得意人生。
“入而藏”这种绝对地远离社会,让社会人丧失其生存的土壤,沦为一只有思想的野兽。“出而阳”这种绝对地入世媚俗,让独立的人淹没在世俗的眼光中,沦为丧失灵性的、异化的世俗奴隶。因此这两种生活方式均不可取,庄子说要“无入而藏、无出而阳”,要“柴立其中央”。所谓“柴立其中央”,是说要像木头那样静静地伫立在人世中,安身社会,却不显山露水。
“柴立其中央”的好处是,扎根于现实社会,却不为社会所摆布,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独立,“环视左右而不为左右所染”。只有知己良友方识得此“柴”的价值,交友不多却诚挚,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栋梁,在短暂的生命之中体会个体由“柴”而“材”的独特。
让你的生命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内、注意之外,让你的生命独特而辉煌,这真是一种道家无为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