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哲学与人文世界

老行者之家-哲学与人文世界-遭遇尼采

遭遇尼采

作者:不详 阅读8281次 更新时间:2006-05-16


人们啊!留心!
深沉的午夜说些什么?
我睡了,我睡了―――
我从深沉的睡梦中惊醒;
我知道,世界是如此深沉;
深于白昼所知道的.
深沉就是它的痛苦,
快乐却比痛苦更深.
痛苦说:消逝吧!
而快乐却希望着永恒.
         ―――<苏鲁支醉歌>,尼采


尼采在精神分裂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在我前二十多年当中,一直如影随形的被冠以"疯子"之偏见.仅仅是因为初中时候的传统教育,仅仅因为尼采说的那句话:"上帝已经死了".人们是不能原谅杀死上帝的人,因为人们眼中的上帝是完美而无缺的."怀疑一切"的尼采,也正受着人们的怀疑.


人生总是充满了奇迹,改变这个狭隘的偏见竟然来自一次不经意的讲座.1998年纪念百年校庆,周国平回到了他并不喜爱的母校北大,当时他的演讲对象正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尼采.在炎热与拥挤中,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深刻的感悟.但我相信,我们当中有不少人对尼采的偏见已是分崩离析,取而代之的是兴趣与好奇,以及对灵魂有了不断的追问.

长期以来,我一直揣测人们对于尼采的偏见究竟源于什么?比较狭隘的认为有三点:


(一)"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这句恶毒的话,使尼采成了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女性蔑视者.但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实际上出自该书"老妇与少妇"章节中一个老妇之口,并非出自代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这个老妇的本意是要传授查拉图斯特拉对付少妇的诀窍.(二)杀死上帝,建立"超人"的新型人格.而更为致命的是,纳粹头目希特勒牵强附会的祟拜这种"权力意志",使人们错误的以为尼采的言论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福音书.(三)悲剧的一生.由于尼采在最后十年里一直处于"疯子"的状态,直到悲惨的死去."因人废言"的人们,便坚定了对尼采的偏见.


狂放而叛逆的尼采,仿佛已经预知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所以他在生前就发出了"我来到世间太早"的悲叹,因此"我愿用好的格言为自己铺设通向地狱之路".在对自己命运清晰的认识当中,尼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迈向了"斯人独憔悴"的地狱.


尼采25岁就成了大学教授,而且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但他却时刻在批评着所处的时代.从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到<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再到未完成的<权力意志>,他的尖锐批判无处不在,也获得了对现代文明深感绝望人们的青睐.应该说,世界没有抛弃他,而是他主动的抛弃了世界.其后作品<人性的,太人性的>的发表,义无反顾的与瓦格纳决裂,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尼采的超人个性和勇气.虽然他主动投入孤独的怀抱给他带来了痛苦,但他"怀疑一切","重估一切价值"的勇气,不也是可爱的真实吗?


"宇宙是一个无意识的世界,我们要当心!"这是尼采的忠告,正如我们挣扎在无意识的涌动中,因为欲望与道德的冲突而痛苦.尼采身上的可爱之处,并非来于他的思想与灵魂,也不来于他的悲观与叹息,而是他的真实,以及对真理的怀疑和对人生的追求.他的思想是美丽而危险的,悲观与否的责任并不在他.

我住在我自己的家里,
从未学过任何人的任何样子,
而且―――还嘲笑每一位
没有嘲笑过自己的大师.
―――<我的大门的题词>,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