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法学教育

老行者之家-法学教育-法科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方法和为人生活态度

法科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方法和为人生活态度

作者:莫于川 阅读3506次 更新时间:2008-10-08


作者附言: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新学年伊始我都会召集新生(包括本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和法律硕士生)开一个见面会,进行入学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辅导。师生亲切交流,有助于增进了解信任,坚定成功信念,明确努力方向。本文是我最近一次入学教育谈话要点。

入门不易,祝贺大家,欢迎大家。有缘相聚,初次见面,彼此关照。

新的学习阶段和环境是新的起点和机遇,但号称法学教育重镇的人大法学院并不是各位成为法学栋梁之才的保险箱。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短,希望大家跑好这个长跑,努力达到更高的境界。学习收获主要反映在最后的学位论文质量上,也综合反映在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1.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作为高起点的法科学子,要长期保持强大的学习力和竞争力,一定要把学习生活安排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特别是要保证营养、睡眠(希望各位务必养成吃早饭、吃鸡蛋的习惯,因为长年坚持去食堂吃早饭就自然能够避免睡懒觉,长年坚持吃鸡蛋就能保证最基本的营养,各位也就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对待人生,保持身心健康。

2.恰当定位人生目标与职业方向。有一种比喻,说是人生大致有红、黄、黑三条路可走:到党政机关工作是走红道(戴红色的乌纱帽),从事商务工作和其他实业是走黄道(衡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财富拥有量,而黄金是财富的象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是走黑道(因为硕士、博士毕业时要穿黑色的礼服、礼帽照相,以后可能成为法学家)。这三种道路,年轻学子都可选走,而且选走哪一道都可走得通(个别奇才甚至最终能将这三条路都走通了)。当然可作多种人生尝试,但俗话说“志当存高远”,“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人生目标和职业方向要尽早确定下来,不宜变来变去。老师也会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但立志、择业和行动还得靠自己。

3.改进阅读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如果知识面太窄,与他人交往缺少共同语言,工作中会遇到更多困难。故须扬长补短,学会缺项阅读和重点阅读。针对现在的法学教育现状,对于法科学生来说,在法学专业课程之外,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宗教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等也很重要,哪方面有欠缺、较薄弱,就要尽快弥补上这一块“短水桶板”,才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君不见法制工作第一线的法律人不是经常都要审票据、看账本、算成本吗?没有财会知识怎么行?还要与学位论文选题和今后发展目标相结合,有计划地阅读,有利于学用结合。

4.加强科研和写作能力训练。研究生要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人才,即使仅从功利的角度来看,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较强的科研写作能力会终生受益。读研期间要珍惜机会,配合教研室和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锻炼自己,有针对性地多练笔并积极投稿,通过科研、写作等训练使得动手能力不断上台阶,最后再上一步台阶就可较有把握地、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作业和写作可以结合,论文可从作业中提炼出来。现在许多学术期刊为青年学人开辟了专栏,为研究生发表原创性论文提供阵地,这是难能可贵、值得肯定的,因为一个人大致在35岁(理工科)或者40岁(文科)之前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活动是最具有创造性和效率性的。

5.多听学术讲座,利用学术资源。通常来说,学术讲座的信息量很大,就学习效率而言,听讲座可谓事半功倍;而且在讲座上提问能够得到锻炼和检验,因为即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非常不易,故应结合自身实际有计划地尽量参加(包括参加研究生组织的定期讨论会),还应多提问、多发言,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判断、提问和表达能力。有些研究生不重视学术讲座,丧失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锻炼机会,十分可惜。高校里高人很多,一位名宿就是一座大山,要注意挖掘“大山宝藏”,有意识地主动利用好本校的师资条件。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难题,可在学生之间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必要时主动找老师请教,常可收到“轻轻一下捅破窗户纸”的效果。

6.高度重视、不断提高外语能力。精通一门外语,就多一个宽阔清晰的窗口看世界,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和交流。外语和专业相结合会产生极大效用,有利于出重要人才、重大成果。国家为何重视海归人才?海归人才的实际教学科研能力未必都很强,但至少外语好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外语学习贵在坚持和强化,希望研究生都能特别注重这个问题。尽管现在普遍存在“读完研究生,外语水平反而下降一多半”的现象,但愿此种现象不发生在各位身上。

7.积极承担、认真做好公益事务。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任务很重,但也要适当参与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的社会工作,承担一些公益事务。这也是一种民主实践活动,且能增强组织协调工作能力。研究生要懂得并践行“吃亏是福”的道理,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是一种缘分和福气,时间越长你们越能感觉到这一点。虽然时间就是生命、效率,但在时间问题上也不要一毛不拔。有的研究生虽然学习研究抓得并不紧,甚至经常早上睡到十点钟、下午睡到四点钟,却敢于在宿舍门口贴出一个告示说“拒绝询问”或者“谈话不得超过一分钟”,我觉得这样做实在不大好,似乎表明此人缺乏奉献和服务精神。

8.坚持良善的为人、处事原则。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择善而行,与人为善,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和感恩之心,还要保持自知之明、知人之明和良好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办事作风、生活作风等等)。要有大智慧,不靠小聪明。法林中人的致富机会真的很多,要切忌贪利、暴富、侥幸心理,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今天踏越法律边界获利百万,明天成为阶下囚痛悔不及”的例子很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加强沟通,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这似乎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那一套,但经由此道走出校门,可能有助于各位成家创业、健康成长,成为法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义的学习具有丰富的内涵。我有一句申请了“发明专利”的座右铭,现在免费赠送给大家共勉: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茶话一番,仅供参考。谢谢大家!期盼大家!

【此文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法学家茶座》第16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