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南京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张中秋
张中秋: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名人,这就是贺卫方老师,贺卫方老师在介绍西方法律制度到中国,培养优秀人才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同仁的圈子中,由于他的学品、人品,自然形成了中心,从政法大学到北京大学,贺老师从英美的法律制度研究转向对司法制度的研究。大家知道南方周末的法眼,抗诉制、法袍的提出,贺老师已经从书斋走向了社会,我理解他是着艰定的信念的,贺老师是个名人,这二天非常忙,明天在南京市检察院讲课,今天下午在南师大,晚上又到南京大学来和大家见面,现在欢迎贺老师做报告。
贺卫方:我是名人不做暗事啊。这次利用到南京参加亚洲法哲学大会,受南京大学王超老师及中秋的邀请到这里和老师、同学们切磋,今天不是报告会,是圆桌会。大家都围在一起交流。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在许多方面是个劲敌。
今天的题目是司法改革与法理,是中秋老师给的,这个题目要破题都破了半天,那么今天我就谈谈中国古典制度与今天司法的关联。
现在的司法改革可以说是如火如荼,未来秩序的实现,人民的幸福与司法的建构是相关联的。文革以后,痛定思痛,制定了很多法律,把那种旧秩序砸掉,从82年宪法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放眼过去,已成为相当的体系。但是,我们发现人们对法律的评价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以前我们是搞法律的,就感到自豪,今天那怕是坐出租车,都不愿意说自己是教法律的,因为,这样别人会说,法律有什么用啊。
前不久,我给最高人民法院写个奏折,对成克杰案提出了看法,这个案件有严重的的程序问题。
1、成克杰和李平是共同犯罪,为什么要分开审理?共同犯罪是应当共同审理的,让成克杰与李平的律师在法庭上互相对质。但是这个案子分开审了。
2、证明成克杰有罪的依据是什么,北京中院、高院的证据都是李平。
3、二个人说将来要结婚,将来经结婚是个什么关系,这时女的做事情,男的都要负责吗?
这样的案件包括陈希同还有张金柱,这些敏感的案件为什么都不遵守程序,我们的司法是不是独立的,司法建构要从何处开始,有人认为西方资源是绝大部最有价值的,有人认为本土资源是最有价值的。我们的祖先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过来的,这些历史的东西对我们今天有影响吗?文化的东西溶化在血液里,我们看了很多西方的书,不同的历史都是历史家的历史,不同的历史家的结论都会影响到自己的结论。
中国的古典社会有自己解决纠纷、治理社会的制度,受外来影响不大,楚文化、儒文化都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这与早期的文化与战争有关系,我们自己创造了这个社会,有这样一群人,就要建构一个秩序,在考察古典制度中,我侧重于州、县,州县衙门非常重要,都府之下最重要的是州县,民众和政府打交道第一关就是州县,都府依赖于州县。
州县政府的特色:
第一个特色:州县是高度集权的。
今天的建制是古人所不熟悉的,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等等,国家机构改革怎么也减少不了人,如果7000万元给南京市长个人,这些人马上就能减下来。州县政府的单一性,韦伯不理解,他认为这是粗线条。但这种单一性有好处,成本少。1949年官与民的比例是1:600.前几年是1:36.所以我们大家要感谢农业科学家,否则怎么能养这么多人。现在政协有70多个副主席,副委员长有30多个。(张中秋:成克杰出事了,才知道他是副委员长。)以前西方到中国来考察,看到中国的税怎么这么低,当时人们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是很低的。我们今天的政府鬼知道是怎么分工的。你说他没说了不算吧,每个人都有权,但有时又都不管。如一个妇女遇到家庭暴力,找妇联,法院,检察院、公安。老百姓成了足球了,哦,是中国足球,怎么也踏不进门。现在办的各个杂志,主编的职责非常明确的,就办得好。主编一大堆的,怎么样呢。在中国的古典时期,县令做得好,皇帝就表扬,做得不好就罚。现在的事情做好了,是县长的还是县委书记的?治安不好,公安说法院不判,法院说检察院不起诉。
第二个特色:是知识对社会的统治。
孔孟思想的影响,知识的传统推动力,科举的出现。一个人能不能成官,就看你的知识,不看你的门弟。荣誉、权力、财富,分配正义,权力的分配是通过考试出来的。日本、欧洲统治者都是考出来的。当然,皇帝不是考出来的,如果是那样,很多人都会想着要去当当皇帝,不想当皇帝的男人不是男人。在日本,皇帝是太阳的儿子,人们对皇帝是不争夺的。科举制度使一个人开始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这是一个空间的争夺观念,一旦把官场的开放给所有的人(那时,当然是所有的男人)。科举考试还使得官与民的不平等有了基础,降低了不公平感。只要你努力,就可以成为官员。当然科举考试还有其它效果。科举考试很难成为阶级社会。社会是流动的。商人的儿子可以成为官员。没有地方阶级,没有商人阶级。什么东西都可以遗传,聪明才智是不可以遗传的。在这样流动的社会,没有长期稳定的阶级。当然,没有阶级也是有问题的,不是在阶级社会上形成社会文明,在日本、商人世世代代是商人,武士世世代代是武士,阶级的智慧不能流动,阶级结构会影响宪法的构造。直到今天,英国还是阶级社会,坐在地铁上,上等人看上等人的报纸,下等人看下等人的报纸,这时要和平共处就需要一种秩序,需要宪法。
第三个特色:科举考试抵制外来文化
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象今天这样知识的分工,专业的法律知识考试是没有的。不懂法律的要判案件。我们在北大开了一门课,叫法律的方法论,象法律人那样思考,法律人重视空间的统一,前后的统一,律师、检察官、法官这么一个工作群体,是那么的注重语言,语言是可以解释的,需要严格的逻辑性、程序性。程序是自由最重要的保障。现在法院在开展"人民满意的法院","人民满意的法官"活动,我不喜欢"双满意",到法院打官司,最多一半人满意,还有一半的人不满意呢。我们古典法官有这些特色,完全是文人墨客式的思维方式,不太利用法律的条文,不严格遵循统一性,主要是民事案件中。当然司法腐败是有的。为什么到今天还是会叫的孩子能多吃奶。为什么有那么的人要到北京告状?包青天是不是法官?他不讲法律,不讲逻辑,情理化东西妨碍了逻辑的运用。
最近肖扬在修改法官法,法律本科以上的才能当法官,但是到全国人大去后反对,认为这样违反干部的流动。但是他们又在激烈地抨击司法腐败。
第四个特色:司法过程的非对抗性
对抗制在中国一直就不发达,孔子一听口才好就烦。中国形成不了喜欢论辩的传统,法庭里那种辩论,公诉人说:审判长,我要说几句。那那叫辩论啊!辩论损坏了安定团结,我们不喜欢西方的玩政治,昨天还在互相骂,今天另一个当选了,第一个祝贺的就是昨天骂你的人。我们这个民族没有辩论,没有声音。只有麻将的声音。
在古典制度下,没有律师,哦有的,叫诉棍,讼师是初通文化的人。尽管他们不能出庭。
律师如狗,检察官满街跑,不是件好事情。
在古典州县我总结了四个特色,对我们今天研究司法有借鉴。
我们现在是一府二院,我们千方百计要他们投赞成票干什么啊?建立这样的机构就是要让人民知情,他们做了什么决定等等。
日本人看到科举考试,但是只用在司法考试上,但要6-10年,这对人是折磨,折磨是对社会的体验。在日本,法学院的学生能通过考试,那是鲤鱼跳龙门。每年只有1000个人通过考试,高待遇也就等到体现。
我们今天需要一个对抗式的司法制度。
我是研究外法史的,不是研究中法史的,但是我以中国的古典制度就是试读今天的司法。我的这些观点还将写到我的一篇长文章里。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交流。
张中秋:我利用权力先提个问题。我以为你对古典制度的描述,比如抵制外来文化,非对抗性,我是赞成的。但是我认为你对古典制度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州县的官是少的,但是吏是非常大的。对古典案件,大多是用情理审案,我同意,但是对刑事案件,还是很重的,很严格的。
你认为中国的社会是流动的,有本书就叫做流动的中华帝国,日本是个等级社会,推动了社会文明,印度也是等级社会,为什么就不一样呢?
我们的司法有很多严格的问题,和历史是有联系的,台湾也有联系,台湾传统的接受比我们更多,我们的问题的出现,和体制有没有关系,你也要讲讲体制问题。
贺卫星:黄中智教授到北大去,我就对他提出这么个问题,你是个历史学者,不是研究法律的,我提这个问题,就是想说明法律人怎么思考的。他们也提出过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在古典是很严格的,但是民事案件还是讲情理的。
为什么印度的种性结构,发展不出后来的制度,我看这个问题就象人们说的那样,春江花暖鸭先知,那么鹅怎么不知呢。为什么德国、日本、瑞士制造的手表那么小,俄罗斯制造出来的就那么大,这和民族性很有关系。印度文化是向后看的,印度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是匆匆过客,人对城市的态度就不象其它地方那样,宗教也是其文化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是与台湾的比较问题,台湾是高度法治的社会,台湾继承的更多的是传统,人想要中断历史,反而坏的东西会更多。
当然台湾的经验也有其局限性。
学生A:如果法官不按程序办怎么办?你对电影《流浪者》的辩词怎么看?
贺卫星:这个问题不是能够马上改变的,比如刑讯逼供的问题,实事求是吗,这需要时间。流浪者是文革后看的,还有追捕。至于流浪者里的辩词,我记不清了。
学生B: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学生C:还是一句,法官不相信良心,良心不相信法官。
贺卫星:这要看在什么语境下使用的,法律能遵从道德吗,对这个电影我记不太清了。
学生D:社会上多数犯罪的人都不是不知道法律,普法在这方面有用吗?
贺卫星:社会上多数知道法律,但是他们仍旧在犯罪,普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官员腐败如何解决,我几年前就在考虑司法独立的文章,我写过一个善待官员,为什么美国的官吏不腐败,不是因为他们的薪水高,是因为他们的制度严。陈希同对照美国的制度,也会思考一下我们的制度严不严。美国的制度不惜启动5000万元。来调查总统的花边新闻。
学生E:理想状态的检察制度应当是怎么样的?
贺卫星:我对检察院的运作不是很清楚了,如果要我谈法院,我就精神来了,因为我对法院比较了解,中国的检察制度来自于前苏联,象这样的检察制度是独一无二的。象这样的设置我担心如果不制约它的权力怎么行。民行检察的插得太深了。检警一体化,检察院当然欢迎,我认为短时间不可能实现,因为我们国家太看重警察了。
注:以上的笔记除了没记下来了以外,在个别地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