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法理及法与社会

老行者之家-法理及法与社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探讨对待贺卫方教授等的立场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探讨对待贺卫方教授等的立场

作者:高飞 阅读3941次 更新时间:2007-01-05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龙卫球,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海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泽联合发出公开信,请求司法部门立即为陕西涉杀11人被告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现在,虽然邱兴华已经被判处死刑并被执行,但关于贺卫方教授等发出公开信的事件却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是愈演愈烈。

听雨庄主认为五位专家的公开信是“非正义的噪音”,水扬心语认为“为邱兴华声辩的专家们走火入魔”,朱祖飞律师又提醒“不要对贺卫方放冷枪”,也有不少人主张从该案件对法治进行反思,无疑这些博文并不是感情冲动的产物,均对该事件进行了一定的理性分析。我想抛开邱兴华案本身的是非曲直不谈,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就是应当从什么立场来看待贺卫方教授等在公开信中表达的观点。

说实话,贺卫方教授是我极为尊敬的学者之一,然而对于这种以发表公开信的方式介入该法律事件我却是不太认同的(具体可以我的博文:“法学家——公开信——法学家的法治观”,http://gaofei.fyfz.cn/blog/gaofei/index.aspx?blogid=148890),这不是我心目中法学家介入具体法律事件的方式,不过,对于贺卫方教授等在该法律事件中表现出的良苦用心我可以说是毫不怀疑。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

第一,贺卫方教授等对法治的理解以及对法治实现的方式的看法与大家有区别。他不认为以公开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一个具体案件的观点有什么不妥。而且,作为一个公民,他们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

第二,在实践中,不可否认的确存在一些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案件处理方式,这不是这些专家们臆想出来的。而且,我国的法治的确不健全,可能正是因为法治的不健全,贺卫方教授等才采用了这么一种也许不太与法治要求合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三,贺卫方教授一直从事司法改革的研究,其不会不知道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故而从本意来看,贺卫方教授等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法官施加压力,破坏司法独立。而且,正如一些人已经说到,在我国司法独立是十分脆弱的,甚至有更极端的说法,司法独立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那么,贺卫方教授等可能担心法官会迫于民众的压力作出裁判。

这些都只是我的假设,甚至我还可以做出更多的假设。我做出假设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虽然不赞成用公开信的方式来发表对该案件的意见,但对于贺卫方教授等的做法我还是采用最正面的猜测。法治的发展是复杂的,在我国目的应当说更为复杂,到底贺卫方教授等是对的,还是与他们意见相左者是对的,这都需要历史来检验。但在法治发展的过程中,不妨多一些意见或建议。其实,对于任何法律问题或者法律事件,有不同意见都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如果真是做到了全民一致,反而可能是一种灾难。

另外,有人(包括我在内)担心贺卫方教授等公开信的做法会造成一种法治的灾难,从邱兴华案的结果来看,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邱兴华案按照它自己的逻辑发展下去了,从案件处理的结果来看,贺卫方教授等的意见对案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我在为该案中法官做到司法独立(是不是真正独立并非没有疑问)而庆幸时,又在为另外一件事件担心:专家的意见真的不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