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偶得

老行者之家-学习偶得-老行者之江西、井冈山游记(二)

老行者之江西、井冈山游记(二)

作者:老行者 阅读14005次 更新时间:2003-08-19


黄洋界俯瞰井冈山(摄影:老行者)

三、 黄洋界

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标志,老毛的对其备加关爱,也是井冈山最著名的人文景观。
老毛在其描述井冈山的三首诗词中均提及“黄洋界”。


黄洋界小钢炮(摄影:老行者)

在“西江月·井冈山”中,其颂道,“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在那次反围剿中,黄洋界哨口上的一门小炮,仅有三发炮弹,两发不能用,仅有的一发居然打中敌军的指挥部,打得敌人群龙无首,利用空城计使得敌人落荒而逃。

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毛泽东故地重游,“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吟着这首词,突然发现文革期间诸多的常用语均来自此,“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而这一切均是毛泽东革命胜利后,重上井冈山,遥想当年,意气风发,激扬文字。另外在毛泽东的另一首“念奴娇·井冈山”上,也提到“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海拔1314米的黄洋界哨口,在井冈山根据地茨坪的北面17公里处,是井冈山北侧的天然屏障。而今,由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德题写的“黄洋界”的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与修复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遥遥相对,成了井冈山重点人文景观,吸引众多的朝圣者进山瞻仰。

四、 滕王阁


滕王阁(摄影:老行者)

井冈山归来,途经南昌,顺便游览号称天下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


王勃像(摄影:老行者)

滕王阁,是唐代滕王李元婴调任洪州都督时,临江建阁以便欣赏其从苏州带来的一班歌舞乐伎,据此得名。而其成名,则多多仰仗初唐俊才王勃之名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等名言佳句,多数人是因此而知道滕王阁的。


滕王阁(摄影:老行者)

而今的滕王阁,是第二十九次重建了,耸立在江边的九层高阁,煞是宏伟。然而,却多少缺乏点文化意境。想当年文人骚客在阁上,临江把酒,吟诗弄曲,歌舞升平。而今,此阁成了昂贵的游览胜地,满阁的可乐、工艺品的摊子,却没一个让人把酒临风的歇脚之处,想必此阁再无法让当今的文人们有机会才思如涌、激扬文字了。


<此贴子已经被老行者于2004-1-3 9:21:0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