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wto

老行者之家-WTO-WTO与国有金融体制改革

WTO与国有金融体制改革

作者:邵亚麟 阅读2643次 更新时间:2001-09-18


  按照已经和许多国家达成的协议,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经营外汇业务,对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的服务;五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都将取消。这些规定会对中国金融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一、居安思危

  毫无疑问,外资银行将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经济模式、经营机制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个参照,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改革、健全管理,完善运作机制,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和经营效率。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们提供一个成本更为低廉的学习机会,必将加快商业银行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步伐。世界贸易组织的互惠原则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经营的国际化水平。

  来自于海外的负面冲击到底有多强?"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为了采取正确对策,我们宁肯把问题估计得严重一些,也不要掉以轻心,盲目乐观。

  1 、优质客户改换门庭,导致国有银行严重亏损。

  中国加入WTO 后,现有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将逐步取消,国有银行将丧失其传统的垄断地位。外资银行将凭藉完备的商业服务功能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优质客户争夺战。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集商业银行、投资、证券、保险于一身。与严格分业管理的中资银行相比,他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业务要求。外资银行在信誉和服务质量上都比国有银行高出一筹。一旦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那么,中资银行将眼睁睁看着许多优质客户被外资银行拉了过去。

  有人说,外资银行根本没有能力到内地去设营业网点。四大银行有上万个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就是让给外资银行几百个也无碍大局。事实上,即使请外资银行到内地去设立营业网点,他们也不一定去。并不是他们慈悲大方,而是在这些经济尚欠发达的地区没有多少油水。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从利润的角度来讲,一个优质客户没准可以顶几百、上千个小客户。中国大部分金融业务和绝大部分优质客户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恐怕,只要外资银行把北京、上海、广州的优质客户拉过去一些,就会大大降低国有银行的利润,导致金融行业全线亏损的局面。最后,别人" 吃肥肉" ,我们" 啃骨头".

  2 、存款分流导致信用危机。

  有人认为,我国的银行存款总额高达九万多亿元人民币,就是有些存款转移到外资银行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毫无疑问,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肯定会分流走一部分存款。我们要研究分流走多少会引起我国金融体制的危机?这个临界点究竟在哪里?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一部分存款从本地银行转移到外资银行去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在于中国银行体系内部存在着巨额不良贷款。维持目前金融稳定的最关键的要素是连年的存差。城乡储蓄存款总额在1996年为38520亿,1997年为46279 亿,1998年为53408 亿。平均每年上升8000亿元左右。只要存入银行的钱比贷出去的钱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就没有问题。

  可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储蓄的去向逐渐多元化,居民的节余不仅可以存入银行也可以投入股市或者房地产。近年来,银行存差在逐步减少。2000年银行城乡储蓄存款只增加了5000亿元左右,而且,这个下降趋势还要继续下去。这也就是说,如果有5000亿左右的城乡储蓄存款从国有银行转移到外资银行去,就可以改变银行存款总额的大趋势:贷出的钱多于存入的钱,存差变为贷差。改变这个趋势只需要转移相当于银行存款总额的6%左右。换言之,只要有6%的存款从国有银行转移到外资银行去,就可能跨过一个心理上的临界点。

  按照一般金融理论计算,影响中国金融系统流动性的警戒点要大大高于这个心理临界点。可是,绝不能低估这一临界点对民心的影响。一旦出现这个临界点,就有可能触发对国有银行的信用危机。人尽皆知,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在中国的银行系统中的不良贷款已经超过了28%.也就是说,民众存款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被国有企业给亏掉了。一旦存进银行的钱少于贷出的钱,银行存款总额就开始下降,于是,马上有人就会很理性地考虑,还是趁早把自己的血汗钱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外资银行为妙。只要有几个人开始这样做,就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甚至导发挤兑风暴。倘若如此,就很可能把原来藏在桌子下面的银行内部大量坏帐问题翻到桌面上来。

  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国有四大银行依靠的是国家的信用,在任何情况下,国家都是最可靠,国家信用是不可动摇的。确实,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最后的依托。可是,如果不注意的话,一旦遭遇到金融风暴,很有可能连国家信用也一起毁掉。远的不必多说,就看看亚洲金融风暴吧!当银行门前出现挤兑长龙的时候,曾经高速增长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一个跟着一个倒了下去,兵败如山倒,连创造了" 汉江奇迹" 韩国也垮了下去。金融风暴不来则已,一旦袭来,除非早有准备,抽象的政府信用是派不上用处的。

  3 、动摇外汇存底,增大金融风险。

  如果在中国加入WTO 两年之后允许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外币业务,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截止2000年6 月在中国银行中的外币存款总额约为1100亿美元。这些外汇存款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当外资银行被允许经营外汇业务时,会不会有人从中国银行中把存款提出来,再存入外资银行?这样的事情肯定少不了。第一,目前外资银行的存款利率比中国银行高好几个百分点,第二,外资银行的服务和功能都强于国有银行。尤其是如果储户想在海外用款,在外资银行存钱要比中资银行方便得多;第三,外资大银行的坏帐很低,信誉比国有银行高。目前,外资银行不能在中国大陆经营外币业务,中国居民要到外资银行开户很不方便。可是,如果让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经营外币业务,当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外币存款转移到外资银行去。外币存款尤其要讲究存储自由的原则,如果对这部分存款施加管制或约束,则只会加速资本外逃。

  有多少外汇转移就会造成危机?这个临界点也不高。由于国有银行中的外汇储备大多已经贷了出去,其中、长期贷款占相当大的比例。只要居民提取200 亿美元的外汇存款恐怕就会造成国有银行的支付危机。要化解这个危机就必须及早做好准备。减少外汇长期贷款额和外贸企业出口外汇提成,在中国银行手头多留些流动资金,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当然,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银行的利润率,让已经日子不好过的国有银行雪上加霜。

  4 、大量丧失中间结算、批发和零售业务

  中国加入WTO 后,国际贸易量将飞速发展。银行的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大量增加。外资银行将凭藉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中资银行抢夺市场,争揽客户,对中资银行形成较大挑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首先冲击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经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0% 左右,而且,这个趋势有增无减。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将向批发和零售业务进军。在批发业务方面,银行贷款是重点,在零售业务方面,消费信贷是重点。同时外资金融机构将扩大中间服务领域。信息咨询、家居理财等业务会成为他们新的开拓点。在这一方面,中资银行也未必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盈利能力较低,在贷款规模、投向、投量、结构以及时限控制等方面都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限制和压力。相反,外资银行没有行政干预,没有债务负担,资金后备力量雄厚,许多外资大银行信誉良好,能够按照市场规律灵活运作,必然会对中资银行形成很大的压力。

  5 、人才竞争导致业务骨干流失

  中资银行会遇到强大的人才竞争压力。外资银行在拓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必然会以优厚条件大量吸纳高素质人才。虽然和国内其他部门相比,银行的待遇要好得多,但是在正式工资上的差距并不大。就是把银行职员所有灰色收入都加到一起,其收入和外资银行的雇员也不成比例。结果,和其他部门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挖人才一样,会造成中资银行的业务骨干大量流失。由于银行内部种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机制僵硬,缺乏弹性。特别是在内部工资制度、激励机制上银行必须和其他政府部门保持一致。就是银行的头头想改也难,一动就违规。如果不尽早改革,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恐怕眼看着优秀金融业务骨干跳槽而束手无策。而业务骨干的出走势必会带走许多优质客户,加剧金融系统的危机。

  二,迎接挑战,国有银行急需改革

  由于目前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地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从内部来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外资银行正磨拳擦掌,等在门口。一旦外资银行真正进入中国大陆,四大银行是不是对手?只要是认真面对现实的人,就不由得为四大国有银行捏一把汗。

  应当承认,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有银行体系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业务量大幅度增长,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体制缺陷也越来越严重。随着中国加入WTO 的日期逐渐逼近,加速国有银行的改革,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只有竞争才能提高效率。垄断程度越高,竞争力就越差。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一个又一个领域中放开了市场竞争,从而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目前,金融业的垄断程度是比较高的。无论在金融资本质量,运作效率,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都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要改革国有金融机构,其困难程度要比重建一些新银行难得多。尽管在国有银行上层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金融研究机构曾多次大声疾呼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许多金融部门也相应做了许多改革的尝试,但是,大多数人仍然缺乏危机感,由于缺乏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这些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成为经济改革中难度最大的堡垒。改革国有银行的关键就在于引进竞争机制。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竞争主要来自于外资银行和必然会在短期内出现的国内民营银行。如何在强大的挑战面前重建中国的金融体系,这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为民营金融鸣锣开道

  加入WTO 之后,外资银行逐步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如果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却不能对内开放,在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允许外国人做的事必然要允许国人参与。对内金融开放,中国没有其他选择。由于我们已经预见到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金融业将会遇到严重的挑战,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现有的国有银行体制外尽快建立起新的民营银行来。

  1 、民营金融机构是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经济发展既加大了作为交换中介的货币资产的需求,又加大了作为融资的其它金融资产的需求。经济增长快,国民收入高,则对金融市场的需求必然会相应增加。时至今日,只有发展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金融市场才能满足对金融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金融市场的根本目标是为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筹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直接筹资主要是发行股票、债券。间接筹资是向银行贷款。一般来说,只有大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资。中小企业既没有股票上市发行的资格,又难以支付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巨额费用。由于无论银行贷款数额大小,一笔交易的信息费用和其他成本相差无几。大企业贷款量大,银行所化费的每单位贷款成本比较低。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由于贷款额比较小,平均到每个单位贷款头上的成本就要高多了。于是,大银行注定特别愿意为大企业发放巨额贷款。除了行政干预之外,就是从贷款成本上来看也难怪国有银行把贷款的重点放在国有大企业身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尽管非国有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65% ,可是民营企业所得到的银行信贷还不到贷款总额的30%.

  和世界上的那些大银行一样,规模巨大的银行必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大额信贷上,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发展对民间中小企业的融资。大银行获得中小企业信息的成本较高,审批程序较长,缺乏灵活性。民营金融机构以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为主。他们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情况比较熟悉,取得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运作比较灵活。因此,民营中小银行必然补充大银行留下来的死角,给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必然会以发行股票、债券或者从大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渠道。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则必然会更多地依赖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出口产品中,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最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生产大多是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扩大出口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中小银行必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

  2 、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

  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发展金融市场的竞争和对竞争的管理,最终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革。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了,垄断性越强,竞争性越弱。只有出现了大量生机勃勃的民营金融机构之后,国有银行才会真正感到竞争的压力,才能够从比较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较之于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股份制银行已经有了许多改进。然而,大多数股份制银行的内部结构,营运方式,决策过程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原有体制的影响,还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有些银行基本是国有银行的翻版。如果能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就有可能使得新建立的民营金融机构摆脱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更加适应市场竞争建立民营金融机构必将有助于加快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改革步伐。

  3 、如果能够建立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金融机构,有助于中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缓和加入WTO 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

  民营金融机构没有历史包袱,具有较好的员工素质和较高的起点,容易吸取外资金融机构的优点和长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就有可能具备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和外国金融机构竞争的能力。办民营银行的目的是补台,而不是拆国有银行的台。当外国金融业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时候,如果在第一线的" 中央军"顶不住了,我们还有土生土长的" 八路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民营银行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也许会发挥极大的战略作用。

  四,民营银行在中国的生存空间

  民营金融是否在中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有些人质疑说: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基础。四大国有银行有二十万个网点,从大城市到穷乡僻壤,四面八方,早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网络,民营银行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国有银行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在金融领域中的垄断地位,恐怕民营银行在中国很难长大。

  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只要仔细推敲一下,就不攻自破。假若银行的规模效益果真那么重要的话,为什么国有银行拥有如此强大的网络却还是没有办好?虽然国有银行网点众多,但是,国有银行就真的有本事包揽所有的金融业务?国有银行拥有国有企业的一切弊端,服务质量低下,态度生硬,金融产品单一。国有银行把将近70% 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明显地忽视了广大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国有银行的坏帐率如此之高,早就超过了资不抵债的程度。这些毛病早已众所周知,但是就是改不了。显然,国有银行的经济规模效益并不能保证自身正常运行,更不能让金融行业成为他们针插不进的世袭领域。

  如果在人们面前有两种选择:国有银行或外资银行,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国有银行而投奔外资银行。如果在他们面前有三种选择: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民众的选择可能会发生变化。由于民营银行体制灵活,能够更好适应中国民众的需要,提供更符合国情的服务,被外资银行拉走的客户可能会大大减少。在制度转型过程中,很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混乱局面,而这段时期将成为民营银行迅速发展的机遇。

  还有的人说,四大国有银行依托着国家的信誉,老百姓都相信只要共产党在,四大银行就垮不了。无比强大的国家信誉使得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金融市场的绝对优势。前几年在民间曾经出现了不少非法集资,许多人曾经上当受骗,搞非法集资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现在已经很难让老百姓相信新的民营银行。在这种状况下,搞民营银行还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国家信誉的基础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如果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金融体系失去了稳定性,那么,想要维护国家信誉也难。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抽象的国家信誉并没有帮上什么忙。一旦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征兆,反倒是本国的企业界首先外逃。金融恐慌导致骨牌效应。在严重的挤兑风潮中,无论中央银行发什么样的声明,做什么样的保证都没有用。反之,由于民营银行没有坏帐的历史包袱,只要他们能够有效地解决银行存款的保险问题,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民众中很快就能够建立起较高的信誉。民营银行的信誉未必就比国有银行差。许多民营城市信用社的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在中国经济改革初期,许多人看不起民营企业。他们认为国有企业兵强马壮,连国有企业都做不到的事情,民营企业更别提了。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错了。象格兰仕、海尔等民营企业不仅做到了国有企业没有做到的事情,而且基本上把外国的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等产品请出了中国市场。同样,历史将证明,中国新生的民营银行也必将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卓越的贡献。

  五,国有银行改革的症结

  究竟国有银行改革的症结在哪里?

  其实,国有银行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尽管大部分有问题,可是总可以找出几个相当不错的典型。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好的案例,使得许多人仍然对办好国有银行抱有很大的期望。

  如果简单地按照所有制来判断银行的优劣,势必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国有银行中也有好的,民营银行中也有坏的。国有银行固然有不少问题,可是民营银行也不一定就不出问题。如果国有银行能够找到优秀的金融企业家,并且他能够得到上级充分的授权,顶住各种压力,政企分开,拒绝政府过度干预,那么,即使维持国有产权,也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

  可是,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找到合格的企业家来充当国有银行的行长,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在现有体制下,要做到这两条非常困难。偶尔出现几个比较成功的典型,也不能保证具有可以推广的普遍意义。

  因此,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来说,必须要改变过去选拔干部的程序,通过公平竞争,从真正懂行的专家当中来选拔银行行长。行长的任命权必须交给银行的董事会,而不能由政府官员或者党委来决定。从理论上讲讲似乎很容易,真正做到非常难。显然,由于目前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很难鉴别谁是企业家人才。银行的董事会变成了退休老干部俱乐部,没有监督管理的能力。同时,由于改革必然会涉及到了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如果没有遭遇到危机,要做这样的调整非常困难。在韩国遭遇金融危机之前有许多有识之士曾经大声疾呼,要加速金融体制改革,可是就是得不到支持。非要在金融危机中吃了大亏之后,才能够说服高层决策者和民众痛下决心,改革金融体制。既然中国的国有金融体系至今还能够混得下去,要取得上上下下的支持,彻底改革金融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估计国有银行的改革会继续四平八稳地进行下去,如果能够逐步有所改善就上上大吉了。想要让国有银行立刻就有一个较大的改革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如果建立一些民营银行,同样存在着选择优秀企业家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金融企业家,即使民营金融机构的产权是清晰的,也并不能保证这个民营银行一定能够成功。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也经常听见不少银行经营失误,破产倒闭的消息。不过,民营金融机构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它是由下而上产生的。他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在竞争中挑选金融企业家的过程。同时,由于民营银行产权清晰,比较容易实现政企分开。相对来说,建立民营银行要比改革国有银行容易一些。因此,从我国金融改革的战略安排上来看,应当把建立民营银行放在首位。通过建立民营银行来加速国有银行改革步伐。

  总之,对于国有银行来说,主要的是内部体制改革问题,要明晰产权,找到合格的代理人,做到政企分开。要改革国有银行非得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建立民营银行,都可以促使国有银行的内部改革。

  对于民营银行来说,要害问题就是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要把好关,严格市场准入审查,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第一是制度,有法可依,有例可循,第二,监管。

  六,前车之鉴

  开放民营金融市场有各种途径,但是并不是随便走哪条路都一样。为了避免犯错误,在开放民营金融之前,我们应当睁开眼睛,多观察一下外国的经验教训。首先,开放民营金融绝不能象当年俄国采用的" 休克疗法" 那样,来个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其结果必然是自毁长城,一塌糊涂。其次,亚洲邻国遭遇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在金融体制的选择上,起码有三种模式必须引起我们警惕:

  第一,印尼模式,特权介入金融。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控制在苏哈托家族手中。在金融风暴之前,这些金融机构肆无忌惮,大量超贷,迅速举债扩张,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上大发横财。他们是在印尼制造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在亚洲各国当中,印尼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最重,恢复得最慢。

  第二,韩国模式。

  如果允许大企业介入银行,很有可能出现韩国式危机。

  韩国政府为了实现其赶超战略,鼓励大企业和银行合作。韩国政府往往直接规定某些企业生产的特定目标和资金筹措计划。只要企业能够达到政府规定的出口目标就可以取得政策性融资、出口补贴、减免税赋。

  同时,韩国政府规定,所有银行的行长、经理都必须由政府任命。由于银行的财权和人事权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官员和财阀在幕后决定了贷款去向。实际上银行成为政府下属的一个财务机构,基本上没有独立审查贷款风险的能力和权限。金融监管机构徒具形式,不能发挥作用。既然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有可能转变为金钱,必然刺激企业与高级官员挂钩寻租,政商勾结使得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

  由于银行和大企业相互结合在一起。韩国的八大财团,例如:三星、大宇、现代等得到银行大量信贷,低成本的资金使得韩国财阀迅速扩张。为了和西方先进国家竞争市场份额,他们只能亏本销售。韩国前30名大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还不到0.5%. 自有资产仅18% ,绝大部分资产都来自于银行贷款,而银行资产的三分之二来自于外债。最终,这些财阀不计成本的恶性扩张为韩国金融体系埋下了地雷。当金融风暴袭来之机,财阀集团的坏帐迅速拖垮了整个金融体系,导致无法挽救的灾难。

  第三,泰国模式。

  靠投资增长,主要依赖债务融资。

  这是我们尤其注意的,这方面潜在的危机还未被我们充分认识到。

  90年代,靠投资增长的泰国经济主要依赖债务融资,导致金融系统资产的快速增长,金融系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对金融公司的低许可要求使金融公司数目大大增加。

  1993年,政府为推动曼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立曼谷国际银行机构(BIBF)。本希望BIBF的活动能够重眼于在东南亚地区投资,但事与愿违,它迅速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渠道。在这个阶段,银行看上去利润可观,资本充足,1992-1996年间,银行股价上涨了四倍。在这个美好景象的背后,银行系统的根本性弱点却在不断增长。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商大量放贷,在对该行业过度投资的时候,这几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金融公司放款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金融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不强,应计利息水平也进一步上升。

  可以说在90年代危机爆发前的这个阶段,银行及其管理规定有两个主要弱点:一是因银行备付金不足以及对价值极不确定的抵押物的依赖,使银行资本被高估。二是管理规定方面的问题起来越严重,尤其在贷款分类以及应计利息的标准方面。

  商业银行之船正在不良贷款的汪洋大海中艰难地颠

  簸着,不良贷款平均占商业银行总贷款的45%(约2.5 亿万泰铢,合650 亿美元)。

  1997年中,泰国爆发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被迫重整或倒闭。1997年泰经济增长率仅为0.6 %。外汇储备由1996年的394 亿美元减少为1997年底的270 亿美元,外债达900 亿美元,尤其是中、短期外债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