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孤梦吟

老行者之家-孤梦吟-四、此岸与彼岸之梦(总)

四、此岸与彼岸之梦(总)

作者:老行者 阅读6374次 更新时间:2001-08-07

男人与女人是地球的两极,是矛与盾,是日与月,是高山和流水,是清风和细雨,是小草和朝露,这是一个统一的世界,是无法分离的两个独立的主体。

有人说:男人比女人高贵,男人强者、是勇士、英雄,拥有思想;而女人是弱者、是温情的诗人、真正懂得生活、是世界的瑰宝,却缺乏创造性。

噢,我要说:是的,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有所区别、有所不同的的,本来就该是互补的,但你又如何断定谁比谁优、谁比谁劣呢?男人有的特性,女人没有,反之亦然。世界因此而充满激情和爱的温柔、甜蜜。我实在不敢说男人与女人之间谁更强些,我只能说:你若站在男人的立场便会说男人是世界的主宰,若站在女人的立场便会说没有女人哪来世界。至于,有的女人也憎恶、鄙视女性,那只能说其缺乏自爱,被世俗所埋没,是真正的的弱者。而作为我,希望站在上帝的位置上判决:男人与女人不同,谁也离不开谁,都依赖于对方,他们的结合才能有一个合谐、完整的世界。

 

人,首先是动物,其次才是人。人之文明可以掩饰动物性,却不能消灭动物本能。人区别于动物不是丧失动物本能,而是懂得更好更愉快地运用本能,并将自己同动物拉开距离。

 

人,兽与神的结合,这使人既有兽的粗犷、强悍和生命活力,又有神的幻想、浪漫、纤细的爱心和精神。中国人放弃了兽性,消灭了人生欲望和追求,扔掉了搏斗和战争的勇气。中国人排斥了神性,将自己的心抛在地上任人践踏,失去欢乐的幻想和浪漫的渴求。所以中国人只是血和肉堆积而成的活体,是一群羊,甚至连羊都不如,只能算作是一种粗陋的工具或老掉牙的机器。

 

爱是一种全面的交流和彼此的相吸,爱的过程是非理智的,却可以体会到天之宽广、水之辽阔、云之悠悠、风之袅袅,火热的日,清柔的月,幽静的夜。在幸福的沐浴下,爱上升到生活的最上层。

爱是燃烧的质,倘若用冰冷的心去接待她,不是熄灭了爱,就是爱烧毁了心。爱就是热烈和激动,哪怕爱将结下不幸之果。

 

爱就是长时间的怅惘、倦恋和渴求,迎来短暂的激动和欢畅。爱的瞬间,长期蕴藏的能量一下子涌上身心,爱必将热烈、必将惊心动魄,必将留下倦倦的情思。

 

恋爱中,每个人都从对方眼里、口里和手势上看到自己,每个人得以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霎间爱光闪烁下,看到了自己的位置,意识到自己该走的路。

 

爱的产生,似原子和电子彼此相吸又彼此独立,彼此相隔却又彼此发现对方身上拥有无数尚未发掘的宝藏。在相吸相离中,爱便羞怯地来到彼此之间。但愿,相爱后彼此还能保持相应的独立,保持那具有魅力的吸引。不要幻想二者融为一体,否则会导致神秘感消失,亲切感减弱。一个没有强吸引力的双重体是不稳固的,也是不合谐的。

 

爱一个人不可能是全部,只能爱你了解的那一部分。任何两人哪怕是深沉相爱,也应保存各自的心灵空间。了解了全部,就不再是值得索求的宫殿,就如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彼此之间不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热烈、激动人心的爱也就不再出现了。

爱,是一个过程,是不断了解、认识、理解对方的过程,却决不会是理解的结果。过程结束了,爱也将黯然失色。

 

要爱的长久,双方都必须具有一个独立的世界,使对方在各自的世界里总能挖掘出新的惊喜和热情。因此,我崇拜深沉、忧伤和痛苦之爱,如此深刻的爱才能在心灵上划出道道痕迹。那些无聊、寂寞的结合,只是水上的浮萍,在池塘中能郁郁繁茂,在奔腾的江河中就无法立足。

 

爱容忍了我,超脱原谅了我。

爱是引力战胜斥力,爱我,包括容忍不为你所爱的部分;超脱是斥力飞越了引力,视我为自然一部分,我的一切成为自然的现象,不再使你动心和忧伤。我超脱了我的世界,但我不得不容忍我的爱人。我宁可让爱人恨我,不愿让她原谅我,爱是无原谅可言的。

 

爱的日子是生命中动人的经历。可惜,太多的人闪光的日子一逝而过,才开始就走进了爱的墓穴。

 

爱是一枝玫瑰,娇艳美丽,使你怦然心动、为之倾倒。想靠近她,难免挨刺,甚至扎你出血,心都为之而碎。你对之恨极了,却不愿放弃,不愿离开,更无法相忘。只好用自己的鲜血,忍受痛苦,不顾一切地将这恨之极、爱之极的世间瑰宝移植在自己心中。

 

爱是自私的,太自私的爱会扼杀爱的生存;但太宽容的爱无所归依,犹如断线的风筝,也同样要毁灭爱的生存。

 

爱是双方彼此的。倘若爱是单方的,痴爱就会破坏其他之爱,即使得到也不是真诚之爱。爱若蒙有世俗功、利的尘埃,爱就不再具有夺目的光彩。

 

爱是海水撞击礁石而欢乐、跳跃的浪花;爱是暴风雨之后的清新,辽宽美丽的草原;爱是狂风恶浪中飞翔的海鸥。如果不是经过无畏地冲击,不是经历风与雨、雷与电的洗礼,不是翅膀有力的搏击,又怎么会有爱呢?如果没有自身的勇气和活力,又怎能创造宁宇宙停止、日月不转的爱呢?

 

爱情与事业都必须通过自我确认自身价值而实现,否则,两者是对立的。

 

一个缺乏内涵、没有自强、刚毅之心的人是没有爱的。爱自己尚且不能够,如何谈得上爱他人?

愿意领略火与血、灾难和苦痛洗礼的勇士,视之爱情如同自身的奋斗。他渴求爱与爱之交融,盼望有另一勇士同之携手奋斗。若不能够,他宁肯独自奋斗也不愿放弃爱的能力,丢掉他那颗强壮的爱心。爱的失败同样使他在痛苦的星空看到深邃的抗争,感受到坚强的心在痛苦的石砾上踏过的深刻和激励。他又在向自己挥手,你是强大的,我的朋友!

 

我爱她,她走进了我的世界,我的一切因此增添了新的色彩。

那么,一旦我失去了她,我的世界是否黯然失色呢?

不!我的世界将因此而增加新的一页--失恋。我又体会一种新的生活,我的一切又恢复原有的色泽。

 

当一个痴情者在爱海中放弃了自身的自由意志,如同放弃了他的救生衣而依附于爱人,而两者成为一个整体,稍不协调就有沉没的危险。

爱情的目的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通过对方而使自己更好地发展,双方都因此使自我得以实现,而不是将自己依倚于对方,将对方视为自己的牵引车或安全地。在爱海中,双方都应有自己的意志自由,从共同的拼搏中得到爱的乐趣。

尼采说: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就此,尼采不是女性歧视者。他在告诫有识之士,不要在爱神面前成为情感动物而放弃了自己。

 

爱情的美是心之撞击之美和性之美。没有心之撞击的迷人火花,性之美是短暂的,无法持久;没有性之美,心之碰击之美也会淡化,恋人只成了友人。

 

一个美丽,如果用理智的手术刀将之肢解成一堆肉和一堆骨,面对它,你不能接受那原来固有的美了。而爱情就是这样,心与心相撞,性与性交往时,情感的火焰漫天飞舞,世界因爱而陷入静谧、安祥和动人。理性对此只能退缩,否则爱之世界将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种性的繁衍。

 

爱正因为不容易满足而显得可贵。只有爱之弱者才会逃避心心相吸之爱,将爱心交给没有回声、死寂的自然。自然只能给我们以美的感受,悟性和启迪,却不能给我们以爱。我宁愿自己与自己相爱,与不愿逃避爱。

 

生命的意义在于同命运中的一切事物抗争,向生命的每一个目标拼搏。爱是实现这一意义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但绝不是意义本身。

 

爱是盲目的。

深蓝的天宇下,辽阔的草原沿伸进微茫的天边,一只小羊迷失在绿草中,这便是爱。

群山之中,一叶纸船随着奔腾的清溪,跃下深崖,化作一道白练,发出震天的呐喊,这就是爱。蔚蓝的海上,波浪在强劲热风的摧动下,无撼地撞击黝黑的海崖,粉身碎骨,开出万千朵梅花,这便是爱。

浩渺的宇宙中,自由的流星猛烈地直捣古老的地球,将自由凝成永恒的瞬间,划破阴深的大地,这就是爱。

 

也许,我与你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富有,我贫乏。

你应有尽有,兴许不如我活得新鲜和愉快;我一无所有,只剩下一个我自己,拥有一颗丰盈充实的心,不拥有你的富有所无法得到的创造力。

我为自己创造生活,你从富有中得到生活。这就是你我之间的距离。

 

天才与常人最大区别在于隔阂,天才是以社会不容的人,是疯子的代名词。常人是彼此不分的,是一个模子的产物,共同性决定了他们是保守力量的代表。

 

天才与常人的划分只用于精神领域和思想领域。物质世界生活中,没有天才,只有匠才、能手和强手。物质世界里,我们的超越太困难了,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足踏大地,一步一个脚印,是投入社会的基本原则,这样才可能在现实中获得生存发展。人们长期为物质生活所困扰,对精神世界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惰性,因循守旧,在已有的思想面前畏畏缩缩,用对待物质世界的方式看待精神世界,思想的自由和领先性被破坏贻尽。而天才就是那些淡于尘世烟云,较少受物质束缚的疯子,他们在精神上自由飞跃奔腾,没有进入惯性轨道,对传统思想有极强的破坏欲,是对自我精神无限崇拜的信徒。

 

不要要求他人如何,你我之间太不相同了。彼此生命自始至终都是大相径庭的: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思想的方向、经历的曲折、幸福的理解等等等等,岂有两人一样的可能。要求他人与我共同地思想,很不明智,也很不现实,每个人的路毕竟不同。理解他人吧,宽容他人,让我们彼此接受容纳对方,这是我们唯一可能真诚相处的途径。

 

我欣赏男人的气质,既为男子就应有男子汉硬骨气,视生死之鸿沟而无惧,不可动摇的意志,远大的追求,不屈不挠,哪怕身为他人奴隶也要有一颗贵族的头颅,昂然不低。要有敏捷的反应和强大的创造力,像一座沉睡的火山正在醒来,酝酿一生的经历,才能为最后的爆发而搏。

当然,我也同样欣赏女性的韵致。既为女人,就应该拥有女性母亲般的情怀和慈爱温柔的世界,用爱的心灵去点燃社会、感动社会。女人,要有高贵的气质和女性的精巧、聪明,有孩子般天真和纯洁,有一颗忍受、耐苦、等待和希望的心。女人还应该有耐心和独特的勇气,用自己娇弱、勇敢的爱映照世界的彼岸。

 

女人天生的气质,是易受感情燃烧的火苗,她渴求情感的交融,接受爱的光辉。在爱情的风中,她是一枝摇曳的芦苇。一个感情得到满足或自足的女人总是像动人耀眼的花,向世界散发春的气息。女人一旦失望也就容易憔悴而缺乏生气。

男人则相反,一个成熟的男子拥有宽阔的世界和辽广的奔驰空间,情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爱情的男人往往会在其它方面寻求心理平衡,只有弱者才会因此失落自己,一旦获得爱情,男人的世界更加宽广,具有更加动人的色泽,迷人的光彩。

 

我相信自然的和谐,我厌恶反自然的女权主义者。女人就是女人,为什么要用男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呢?为什么要让男人的标准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去克服所谓的女人的“弱点”,去追求与自身天性不容的品格呢?我想生物进化的目的是使自然界愈来愈向和谐逼近,而不是抹去自然的区别,追求“大一同”。若真如此,世界岂不日趋单一,而变得枯燥、单调?美岂不丧失?女人真正的美是发挥自己的魅力,不是追求不适合自身的标准。那不是平等,是在抹杀自己的生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鄙视自己,只有这种人才是女权主义者。

 

彼岸世界,了解不多,也无法谈什么高论,只能用自己的逻辑拼凑自己的看法。上帝造人划分了两性,人们通过两性的结合延续生命,世界在人类手中一代接一代往下传。个体的生命短暂,人类历史就在这无数短暂的结合延伸下继续。我不知上帝将人分成两性是否作好分工,但一点可以相信,是男人就必须奋斗、拼搏。男人内心的热血就是为了滋润大地,男人的一身力量就是为了征服无数的短暂,男人就必须拥有极强的创造欲和独立性,在自然面前孤身奋战,直到最后的一霎。男人与女人的结合,创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构成社会小细胞,为各自的征战提供休整,同时也是另一种创造美、追求美的机会。日分昼夜,月有圆缺,一张弓不能老是张满弦,否则便会崩溃。极昼还是极夜都不能维持长久,只有日月交替的日子才比较正常。

两性之中,女性比较实在,男性比较幻想。女性容易自足,追求安稳、和谐的环境和普通的生活。男性有一颗动荡的心,不容易忍受无变的抑郁,渴求动荡的经历,在冒险的生涯中体味刺激。这也许是男人比女人迟钝的缘故,没有强烈刺激就无法触及其内心。因此,世界周围多是男人,中间多是女人。

 

虚荣是女人的天性,她们的生活不是在创造什么,只好用得到什么来比较各自的成功度,你如何让她们不虚荣?

 

两性之间的距离是不可理喻的,世界的彼岸与此岸是无法相通的。相互理解的是友人,依恋对方的是恋人,相互容忍的是爱人。友人是不易得到的纯洁,恋人是不易获得的痴情,爱人是不易获得的实际。彼岸世界应该是纯洁、痴情和实际的结晶。但这只是白云一般的幻想,回到大地上,一样也不易得到。

 

两性之间的魅力是无法惴测的潜流。

传说中远古的人是两性合一的人,四条腿,四只手,两个脑袋,结合的完美,力量非凡,连上帝也难以控制。上帝出于无奈将人一分为二,致使人们只得将一生中最强壮的时间用于寻求自己的另一半。太困难了,多数人无法求得,只能随便结合,再也无法恢复原先的统一体,再也无力对抗上帝。偶尔,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却被世俗视作异端,再也不会有传说中的完美结合了。

 

彼此之间,是非的评说是无法作出的。相吸的主体之间,谁对谁的引力更大些是无从可知的。选择是最后的关卡,过了这一关,彼此的锋芒便指向共同的外界,彼此便产生了相互依赖和渗透的氛围。

 

男人喜欢抽象,能透过苹果看到来自足下的引力;女人比较实际,能透过价值规律看到市场价格的变动。

 

两性之间的结合有两种:互补型、共性型。也就是说任何两个异性都可能结合,不是互补就是共性。但是否合适,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男人相信理性的推理,女人相信感觉的反映。理性不易推翻,感觉容易变化,所以男人比较坚韧,女人比较易变。当然,比较易变的也有男人,比较坚韧的也有女人,易变不都是坏事,坚韧也不都是好事。

 

爱幻想的男人是矛盾的。感情无以归宿时,幻想海市蜃楼,渴求一个温暖的栖身地。一旦感情被系在一个泊位,又痛苦失去独自畅游的机会。几经挣扎,不是沉落海底,就是锈死在岸边。

 

男人用坚韧的力量战胜世界,女人用温柔的心去征服世界。男人创造了力的美,女人创造了柔的美。

 

男人可能对自己的崇拜者不加理会,却不可能对自己的忽视者不加注意。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不可能不对了解自身弱点的人倍加关注,不征服、同化了解自己弱点的人就无法心安。追求得不到的,便是男人的通病。女人是否也一样?

 

不断地交往,不断地追求,时间久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干什么。于是停下身来,正想琢磨一番,发现什么都没有。朦朦胧胧地走了很久,漫无目的绕了个圈子,又回到原先的起点,方向正确,道路却不知在那。理性无法分析的迷宫,没有心灵的感应,如何找到入口呢?苦寻没有结果,只求有一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美丽无法创造温柔,温柔创造了美。美丽不一定可爱,温柔一定可爱。温柔是女性最强大的武器,是她们创造了温柔的世界。

 

对人的伤害,最严重莫过于对自尊心的伤害,肉体的疲惫、伤害,尚好恢复,心灵的伤害就不容易恢复了。击败、打垮一个对手并不残忍,输在对手手中并不可羞,但切莫侮辱对手的自尊。受到对方的侮辱,带来的必是自心底的恨。对于男人,自尊心的伤害,莫过于比怜悯、同情更能刺痛心灵。

 

花很可爱,但最好别太接近,尤其在没有作好思想准备以前。易摘的花容易凋谢,荷花似乎又太清素,也许玫瑰比较适合我,其锋芒迫使我重新审度自己。

 

我们经常用某一个体的遭遇评价整个群体,然后用群体的观念去估价另一个体。以偏概全的毛病在文法中容易纠正,在现实中就不易识别。我们还没有学会真正地面对独立的彼此,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进行交往和了解的只是你我,而不是你我所从属的两个世界。

 

正视自己的人,更加欣赏反对者。在反对者的心目中可以挖掘出自己的宝藏,自己未成熟的思想在反对者的驳斥和攻击中孕育成熟。这一点支持者无法作到,彼此相同的思维无法帮助我开拓新的思路。因此,真正的友人必是敌人。当我们彼此残杀时,我们心灵沟通了,心灵沟通、知己知彼,残杀得愈烈,交往得愈融洽。友人之争是不顾及面子的,焦点只是彼此的观点,而不是所持观点的人。所以,友人才能进入对方的内心,普通人不行,他们注意输赢,不注意思想的价值。

 

野心归我,雄心归你;我是顽固不化,榆木疙瘩,你是坚韧不拔、持之有恒。没关系,你我都在生活,评价的低劣并不意味着生活价值的低劣。

 

我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写、所为都是为了我,不为别人,不过,需要有灵感触动的契机,但愿,你就是我的火山口。

 

我无法赋予你欢乐,就将痛苦赠送给你吧。

 

凭兴趣干活,当然是畅快的事,但很多事情单凭兴趣和一时冲动是干不好的。强制下工作可能有成果,却很乏味,必要时不妨试将强制纳入自己的兴趣行列,可能比较有成果,又不至于太乏味。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的猴子,如果换一种想法:自己是坐在笼子里观赏人类形形色色的面孔,兴许便会少了许多屈辱感和单调感。遇到麻烦和挫折时,试着一想,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要试试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如何的反应和能力,也许麻烦、挫折在头脑中的形象就会改变。不信你试试。

 

弱者的心理是求同,强者的心理是求异。

强者不喜欢平均一致,渴求独立自由的发展,不会嫉妒。因为彼此的发展被视为各自的目的,没有比较的必要,发展即是目的,无暇顾及他人。弱者则相反,自己能力贫乏,没有能力干事业,却有精力左右比较。相形见拙之后,自卑的心理促使自己用其他手段抹平强弱之间的差距,希望平均、同一的模式束缚住强者的自由发展,用嫉妒之箭冷射强者。心胸狭窄之至,在共损中,以自己损失少而以为获利。因此,弱者是社会的垃圾。适者生存的残酷并不可怕,至少它可以换来平等自由的生存空间,促使个体自身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而一切保护弱者的慈善心理,都是用善良之心抹杀了社会的生命力,造成更大的悲剧。

 

自尊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强者的自尊是对自己独立、自由的捍卫,是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对自我能力的充分信心。弱者的自尊是对自我的怀疑,对他人的猜忌,对自我能力的惶恐,因此,弱者的自尊往往是狭促的心理。

 

在公平的自然竞争中,适者生存原则运用于社会,社会选择了强者,淘汰弱者。专制社会之下,无才无德的寡头得势,压制强者,保护弱者,利用弱者的量消灭强者的质。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02-11-8 20:41:48编辑过>